9.1.9 书籍装帧色彩

9.1.9 书籍装帧色彩

从视觉艺术角度来说,色彩可称得上是装帧设计的第一要素,对于书籍装帧极为重要。色彩传达的情感丰富而细腻,因为它能通过人眼的生理功能和冲击作用影响心理,产生情绪的波动,使读者对图书爱不释手,产生购买行动。

封面、插图和扉页等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们的色彩运用是影响书籍的重要因素。

9.1.9.1 封面的色彩

封面可以说是书籍装帧中的“门面”,其设计是在平面上运用视觉语言揭示书籍的内容或性质。随着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对于封面设计的要求不是停留在堆砌文字和图形、如实传达信息层面,更需要结合书籍的丰富内涵传达意境和视觉艺术美感,形式上做到主次分明、层次清晰、简而不空。其中,色彩的处理是直接影响书籍封面设计的重要一环。

色彩作为令书籍封面设计引人注目的主要艺术语言,得体的视觉表现和艺术处理能吸引读者的视觉,为整个书籍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在设计封面色彩时要重视封面的功能,合理处理色彩块面的并置关系,可以通过色相、纯度、明度对比的效果来表达不同的内涵和思想,同时还要注意色彩的对比关系,在对比中求统一、协调,达到平衡的艺术美感。

9.1.9.2 书脊的色彩

书脊是整体造型的重要因素,面积虽小但是封面和封底的连接点。当图书立于书架上时,这有限的面积就成为图书销售中的促销“先锋”:在内容上,它首先交代了书名、作者及出版社;在艺术处理上它是全书设计的纽带,又作为图书整体形象的代表最先呈现在读者眼前。书脊的色彩运用常通过单纯的、对比强烈的色块来吸引读者视觉,与封面和封底统一于同一平面,使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给读者深刻的第一印象。因此,其感染力不可忽视。

9.1.9.3 扉页的色彩

扉页就像书里的“屏风”,一般是在封面后的第一页或第二页,印上书名、作者姓名、出版单位等,即封面与正文部分的过渡。扉页的色彩与封面的要求有所不同,它也许没有太多的视觉冲击,色彩的对比度也不会过于强烈,更多的是比较安静地存在,与图文共同组合,作为整个书籍装帧的辅助,体现书的格调和内涵。

9.1.9.4 书籍插图的色彩

插图设计是活跃书籍内容的一个重要因素,常用于诠释文字内容、辅助版式、丰富书籍视觉表现。目前书籍里的插图设计主要是绘画创作稿、摄影作品和电脑设计图形等几种,而每一种都通过图案元素与色彩来表达作品的艺术性,如摄影作品多客观地表达事物,强调固有色、光源色与环境色的调和搭配;绘画创作类插图形式自由,色彩主观、简练,重视情绪的表达;而多用于科幻非现实的电脑设计类插图则追求夸张、浓烈的装饰色彩。

9.1.9.5 书籍内文部分的色彩

内文是书籍的核心,也是读者接触最为密切的部分。随着读者对书籍要求的提高,版面设计包括色彩的运用也成为整个装帧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内文的色彩运用要求与各种设计元素相融合,符合图书的性质,服务于读者对象。灵活调整色彩在版面的面积比例关系和色块的形状、位置,主动依靠先进的材料和工艺来服务色彩的功能性是内文色彩运用的方法:在文字部分依据书籍格调,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别标题、正文与页码等,可使书籍既利于阅读又刺激情绪。很多书籍在内文页面使用调和的色彩作为底色,有的直接采用黄、绿色的承印纸张,以达到保护视力、减轻视觉疲劳的目的,这在现在的儿童读物、教科书中都已科学地运用。陶瓷、剪纸、戏曲脸谱等艺术气息浓厚的书籍的内文部分,更需合理运用色彩来与主题统一,增强其个性和韵律。

书籍装帧设计的色彩不是孤立的,色彩之间不同的配置关系能够传达出千变万化的情感诉求。确定了图书设计的主色调与色彩组合的基本定式以后,需要进一步研究表现书籍装帧设计的基色、图形色调以及书名、丛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广告语等各种不同文字的色彩,以及各种色彩之间的主次、轻重、强弱、调和、对比关系,综合体现书籍内容所要求的色彩表现的整体氛围。

图9.8 是封面设计的实例,图9.9 是版面设计的实例。

图9.8 封面设计

图9.9 版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