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色彩的数字化理论
数字色彩是色彩学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它依赖数字化设备计算机、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等而存在,同时又与传统的光学色彩、艺术色彩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数字色彩将抽象的色彩概念变得具象,这一点可从传统色彩与数字色彩各种颜色的名称上看出来。传统色彩的名称表述大多都以客观存在的实物来表述,如湖蓝、桃红、草绿、柠檬黄等,虽然有具体参照物,但由于其所指参照物的颜色并非一成不变,所以给人的感觉也只能是一种抽象的色彩印象;或以程度定色彩,如深蓝、大红、中黄、浅绿等,虽然分出了明暗的不同级别,但这种级别划分过于简单和模糊,也会使人对颜色的认知产生偏差。而数字色彩则不然,按照其色彩形成模式赋予字母及数字所组成的编号,不但表述准确无误,而且在了解色彩模式的情况下更可根据编号估测出颜色的基本属性。例如,CMYK 模式下K100 即纯黑,Y100 即黄色,M70、Y100 橙色,RGB 模式下R255、G255、B255 即白色,R128、G128、B128 即中灰,R255、B255、B0 即黄色等。在牛顿的光学色彩理论里,光与色彩是密不可分的,有光才会有颜色,人们之所以能够感知色彩,是因为有光照。我们把人眼所能见到的颜色,按它们的光学性质分为两大类别:一是发射光,二是反射光。其中,发射光就是光源发出的光,如太阳、灯光、计算机显示器发的光、数码相机显示屏发的光等,是数字色彩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严格意义上的数字色彩,都是发射光形成的颜色。色彩数字化表达方式是依据不同的色彩模式产生的,其中RGB、CMYK、HSB、Lab 色彩模式都是我们常见的色彩系统。
以往的色彩体系都是依靠感觉来配色,所以不能解决很多问题。就连看上去很有逻辑的色彩样品,都不具备科学的理论支撑。而现在终于从依赖感觉的配色迈入了依靠科学做出效果的配色时代。在这里使用的正是数字色彩。虽然配色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使用数字色彩中的“色彩形象图表(Color Image Chart)”,可以满足顾客大部分的需求。
色彩是构成设计能力的要素之一,先进色彩可以让设计能力飞跃提升,可谓一种隐形的竞争力。色彩的作用今后会日益显现,国外的大型企业会有专业色彩设计师,有专门的团队调查企划色彩。我们已经迈入以色彩取胜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