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4 产品设计中的色彩设计

9.3.4 产品设计中的色彩设计

工业产品的色彩设计受产品功能的要求、材料、加工工艺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产品的色彩设计应美观、大方、协调、柔和,既符合产品的功能要求、人—机要求,又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9.3.4.1 工业产品配色的基本原则

1)总体色调的选择

色调是指色彩配置的总倾向、总效果。任何产品的配色均有主色调和辅色调,使产品的色彩既有统一又有变化。工业产品的主色调以1~2 色为佳,当主色调确定之后,其他的辅助色应与主色调相协调,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色调。

色调的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第一,满足产品功能的要求。在选择产品色调时,首先考虑满足产品功能的要求,使色调与功能统一,以利于产品功能的发挥,如军用车辆采用草绿色或迷彩色、制冷设备采用冷色、消防车采用红色等,都是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选择的。

第二,满足人—机协调的要求。产品色调的选择应使人们使用时感到舒适、安全、愉快和美的享受,满足人们的精神要求,从而提高工效。

第三,适应时代对色彩的要求。不同的时代,审美标准不同。为此,必须预测人们在不同的时代对某种色彩的偏爱和倾向,使产品的色彩满足人们对色彩爱好的变化,赶上时代要求,使产品受到人们的欢迎。

2)重点部位的配色

当主色调确定之后,为了强调某一重要部分或克服色彩平铺直叙、贫乏单调,可将某种色进行重点配置,以获得生动活泼、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重点配色的原则:

一是选用比其他色调更强烈的色彩;

二是选用与主调色相对比的调和色;

三是应用在较小的面积上;

四是应考虑整体色彩的视觉平衡效果。

9.3.4.2 工业产品色彩设计的一般原则

工业产品按其用途分类主要分为三类:机械生产设备(如机床、机器、机电等)、交通运输设备(如汽车、飞机、船舶等)、文化生活用品(如家用电器、家具、炊具等)。

1)机械生产设备色彩设计

机械和工具是由人操作使用的,对它们的色彩设计首先应当适应人的各种活动和审美要求,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安全生产。

以机床为例。机床的色彩必须给人们以安全、稳定、舒适等感觉,常常采用两色配合或三色配合的套色处理。上部施以明度高的轻感色,下部施以明度低的重感色,这样上轻下重,增强了机床的安全感。为了使机床色彩产生舒适感,机床的主色调应采用与人亲近、柔和的低纯度色,如粉绿、浅黄、黄灰等色。图9.30 为几台机床的色彩图。

图9.30 机床色彩图

2)交通运输设备色彩设计

交通运输设备与建筑类似,它的内部与外部都直接关联人类特定的活动。为了使其内外环境更适合于人类的活动,它也与建筑一样必须实施内装与外装。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在改善环境因素与营造环境氛围中起重要作用的色彩设计。

但是,交通工具与建筑之间又存在很大的差异:一是交通工具是移动的,而建筑则是静止的;二是交通工具与其所处的环境相比,一般有其尺寸上的巨大差异,如城市交通车辆与城市建筑、火车与其所处的原野等。因此,交通工具的色彩设计必须考虑这些特点。

第一,交通工具内部的色彩设计。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一般属于特定的公共空间,所以应按使用者的共性特点,而不是按个别使用者的色彩喜好来考虑色彩设计。交通工具具有位移动态,色彩设计首先要考虑到安全性和功能性,而且内外部应在用色上进行区分,以适应司机、乘客与环境的不同需求。

对于城市短途交通工具,如公共汽车、市内有轨交通车辆的内部空间,使用的色彩往往类似于机场的候车厅、车站的候车室。在它们的色彩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形成一个令人沉着、凉爽与富于秩序感的环境色,这将有利于消除因人员拥挤与焦急等带来的骚动不安与不舒适。一个低彩度、不太暖和、稍稍明亮的中明色的环境色是合适的(如图9.31 所示)。对于诸如有轨交通之类速度快、惯性大的车辆,各类安全设施是非常必需的,这类车辆的关键和重要部件如紧急刹车按键等必须施以安全色。

图9.31 城市公共汽车内部色彩

对于远距离交通工具,如飞机、特快列车等内部空间,很少会出现城市交通中所常见的那种因焦急等待而带来的骚动不安,反而会因为过于无聊、乏味而显得精神不振。所以,营造一个既安静又不易使人疲劳的、温馨抒情的氛围,是这类交通工具内部空间环境色的共性要求。故以低彩度、稍稍暖和的中明色为基调,加以面积较小、对比度不太大、稍稍活泼的暖色形成变化与调节是合适的。如图9.32 所示。

图9.32 远距离交通工具内部色彩

至于像国际邮轮之类,旅客至少要在其中居留数日,与其将之视为交通工具,还不如将之视为活动宾馆更为合适。一般客房、餐厅、酒吧与各类娱乐场所应有尽有,让人感到的决不是旅途的劳顿,而是正在充分享受着的人生。因此,它与短途交通一样在色彩调节中也必须避开强烈的刺激,营造抒情的、休闲的氛围。但是,它又不像短途交通,无须抑制骚动不安的情绪,而要排遣旅途的单调无聊、激发享受人生的热情,所以偏冷的色调是不妥的。如中明度、低彩度、偏暖色调的客房,可以给人以家居般的温馨。又如中低明度、中低彩度、温暖热情的色调,必要时配以小面积稍显对比的色彩,或照度不高、以暖色为主的照明,既能使餐厅、酒吧更加吸引顾客、提高食欲,又能很好地营造一见如故的融洽气氛。在邮轮中为了提高享受人生的质量与品位,以古典的样式来营造高贵的氛围也是非常合适的。图9.33 为邮轮内部色彩。

图9.33 邮轮内部色彩

由以上可知,虽然交通工具主要属于产品设计,但由于其内部空间是人类特定活动的环境,从其性质而言也属于环境设计。在将它作为一种工业产品进行设计时,绝不能忘记它还是一个特定的环境,应从环境设计的角度对它进行全面规划。

第二,交通工具外部的色彩设计。交通工具的内部为人们提供了活动的空间,而其外表面则是构成户外环境的组成部分。所以交通工具外表面的色彩设计有较大的自由度,主要从产品设计的角度进行考虑。但是它毕竟还是户外整体环境的一个构成部分,所以也必须考虑与户外色彩在整体上的平衡与协调。

在色彩的平衡关系上要考虑交通工具是一种高度移动体所带来的影响。因为速度往往会在相当程度上增强所施色彩的效果。一个静态上达到平衡的色彩关系有可能因色块高速运动而失衡。尤其当这个色块有足够大的尺度时,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强这种倾向。各种有轨交通车辆因有庞大的身躯与高速的移动,故不宜使用高彩度的纯色。行驶于狭窄小街巷的大型客车与此相似,也不宜使用过度高彩度的纯色,否则会对在其周围正常活动的人群造成过强的威吓与压迫感。

所有的交通工具都是高速移动体,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可以说它们都是直接危险物。所以,车辆外装的色彩不能不考虑安全的因素。但是由于种种限制,一般难以涂饰直接危险物的红橙安全色,满街疾驰的红橙色怪物会使城市更充满了暴力感与恐怖感,使正常的活动受到严重扰乱。一般来说,交通工具的安全性主要是由交通法规来保证的,但交通工具外部的色彩设计必须考虑以下两点:一是不宜使它与环境色彩尤其是明度过于接近,不然因与环境色没有足够的明度级差而难以形成清晰的轮廓,不利于人们认知突然出现的危险对象物;二是切忌使用伪装色,不然就会破坏自身应有的轮廓而造成错觉。

根据这些原则,城市交通工具一般应慎用红橙色,既不使城市充满暴力与恐怖感,又能使交通工具能在纷杂的背景上清晰显现。在一般情况下,小汽车的色彩宜用单色,色彩不要有太强的刺激性,明度较高而纯度较低。公共汽车、大型客车采取套色或色带设计,重感色或色带置于车身下方,增强大型客车的安全、稳定感。

铁路交通工具所受限制相对少些,有时直接使用橙色的安全色,还能取得极佳的效果。

图9.34 为汽车外部色彩。

图9.34 汽车外部色彩

3)文化生活用品色彩设计

文化生活用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它们的色彩首先要符合用色的时代性,适应人们对某些色彩的倾向,现代社会的人尤其偏爱一些明度较高、纯度较低、色相多样化的色彩,如米黄、乳白、粉红、紫罗兰、粉绿、天蓝、黄橙、银灰等。这些明快、淡雅的色彩广泛使用在服装、家居室内、家用电器及文化用品的设计中。

图9.35 和图9.36 为文化生活用品色彩。

图9.35 文化生活用品色彩(一)

图9.36 文化生活用品色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