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细节步骤

第七章 梦的细节步骤

在别人对我所讲述过的梦例中,其中一个例子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这是一位女病人告诉我的,她在一次有关梦的演讲中听到了这个梦。这个梦最初的出处我并不清楚,但它却给这位病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甚至从那之后她竟然不断地对其进行模仿,在她自己的梦境中经常会重复出现这个梦中的各个元素,这种方式说明她对这个梦中某一环节的高度肯定。

这典型的梦的背景条件是这样的:一位父亲日夜守在他生病的孩子的病床边。当他的孩子去世后,他就到相邻的隔壁病房休息,但是半开着房门,这样他就可以从自己的房间看到对面放着他孩子尸体的房间,那孩子的尸体周围围绕着一圈蜡烛。一位老人被派作照看尸体人,他坐在孩子旁边低声祷告。而在刚睡了才几个小时之后,这位父亲梦到自己的孩子正站在他的床边,抓着他的手臂,大声地责备道:“爸爸,难道你没有看到我都被烧着了吗?”于是,这位父亲惊醒了过来,看见隔壁房间有明亮的光在闪耀。他赶忙跑过去,看到那位老人已经睡着了,而一根倒下的蜡烛正灼烧着床单和他挚爱的孩子的一只胳膊。

这个感人的梦其实并不难,演讲者已经给出了解析,而按照我的病人的转述,我也可以肯定所有解读都是正确的。是隔壁房间闪耀着的烛光照在了梦者的眼睛上,才会给他造成了一个感觉,这和他在清醒时的是一样的:跌倒的蜡烛可能会烧了尸体。当然,这可能也和他带入睡眠的担忧有关,因为他可能一直怀疑那位上了年纪的老看护能否胜任看守工作。

对于这样的解释,我表示赞同,不过我还要补充的是,梦的内容是被多重性因素决定的。孩子在梦中说的那句话一定也在他生前说过,并且说的时候和父亲心中认为很重要的事件有关。也许这句抱怨,“我都被烧着了”,和孩子最后死于发烧有关,而“父亲,难道你没有看到”则可能和其他并不被我们所知道的某些经历有关。

现在,我们认识到这个梦具有的意义,并且可以追溯到有重大心理意义的事情上,但是我们可能会很惊讶梦为什么会在这种急需他马上清醒过来的状态下不是让他立刻惊醒而是仍旧继续把梦做完呢?而且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这个梦也并不缺一种愿望的实现。在梦中,那个死去的孩子就像又活了一样。他来到父亲的床边并抓住他的手臂。可能他儿子在生前确实做过这样的事。而且梦中前半句话就是在这个场景下说的。正是为了能让这个愿望得以实现,他的父亲就继续多睡了一会儿。他没有清醒然后思考,他的父亲更喜欢梦中这样,这样他就可以看见自己的孩子还活着。假如这位父亲马上惊醒,然后得出这一结论,马上跑到隔壁房间,那么在梦中这个孩子的寿命无疑也就缩短了一会儿。

显然,这个简短的梦对于我们来说充满着特殊的吸引力,它的特征很明显。到目前为止,之前我们的讨论主要集中于梦的隐藏意义、发现隐藏意义的方法以及造梦机制以何种手段来隐藏它。换句话说,目前为止我们最大的关注点就是梦的解析问题。但是现在,我们遇到了一个很容易解析的梦,目的也很明显。但是我们发现这个梦中表现出的特征,即梦中思维与我们在清醒状态下的意识有明显的区别,需要我们对这一点进行解释。只有当我们解决掉所有有关梦的解析问题之后,我们才会感觉到原来我们对梦学的了解如此匮乏。

不过在把我们的注意力转向这个新的研究方向之前,我们先要停下来回顾一下已经走过的道路,看看我们是否在走前面的道路时忽视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必须明白前面已经走完的路是整段研究之路中最轻松和最顺利的部分,如果我没说错的话,迄今为止我们所走的道路也都是指向光明的,指向更深入的解析和更全面的理解。但是从本节开始,当我们试图更深入地探究梦的微观领域和梦的形成步骤的时候,那么所有的道路都将黑暗起来。因为当我们把梦当作一个精神活动来看待的时候,梦是几乎不可能进行解释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解释其实就是把现有未知的问题转换到已知的知识上来,可我们在对梦例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完全没有任何心理学知识和梦学领域的研究作为理论基础。相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自己提出许多假定猜想精神结构,并且了解在这个机制中运作的能量如何流动。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小心,不能让这些假设猜想离最简单的逻辑推理太远,否则便会让这些理论的价值受到怀疑。此外,即使我们的推论是正确的,并且考虑到了所有的逻辑可能性,但我们仍旧可能要面对完全错误的结果,究其根源,就是因为我们的原始资料可能并不完整。如果我们仅仅是对梦这些个别的精神活动进行孤立的研究,即使我们的研究极其严谨慎重,我们也无法对精神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做出任何定论。要想得出定论,我们就需要对一系列持续的精神活动进行比较研究。因此我们不得不暂时搁置由梦的形成过程分析而推测得出的心理学猜想,直到它们能够与从其他角度研究得出的结果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出发可以对同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