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国内民用无人机的兴起

1.5.2 国内民用无人机的兴起

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经济迎来了发展的新高峰。随着无线电遥控模型运动的推广和普及,发展进程加快,90年代初从各省、市退出的航模职业队的专业选手中,一些人开办了模型生产企业,得益于这些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对航空模型的深刻理解,他们开办的企业很快成为中国模型生产业的骨干。这些骨干力量紧随市场潮流研发各种类型的航空模型,当然也开始涉足无人机的研发制造领域,近年随着无人机热而新办起来的一批无人机企业也推进了中国模型生产的迅猛发展,在全国各地涌现出多家航模器材厂家或者无人机公司。“全世界80%的航空模型或者相关零部件、设备都由中国企业生产”,这一现实大大降低了航空模型在中国市场流通中的价格,带动了中国航空模型产业乃至无人机的发展。同时,也为广大航模运动的爱好者在挑选器材时提供了极大便利,特别是在我国珠海、深圳等南方城市,市场的产业链条集中优势更加明显,这些航模或无人机企业也与很多高校、航校保持着密切联系,这些企业的努力促进了航模器材在我国大众间的普及,也进一步推动了民用无人机的发展,逐步开创了我国民用无人机走出军工体系,面向民用消费市场的局面。

早期民用无人机需要的飞行控制系统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当时的民用无人机尚未形成完善产业链条,部分附件价格高,进口飞行控制软硬件价格更是不菲,整个无人机系统调试复杂,训练难度大,交付客户后续问题较多。当时很多无人机研发团队一边研发,一边利用自己的无人机产品进行各种服务,发现了问题再进行修正。随着航模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进口的轻小型自动增稳系统也开始出现在市场上,我国市场上也逐步出现了数传电台、图传电台、增程天线等设备,很快就大量出现了利用此类设备的无线电遥控航空模型。我国科技人员也开始着手开发自己的自动飞行控制设备、飞控程序。初期产品在航模顶尖爱好者中免费投放测试体验,设计单位再根据用户的反馈意见进行程序代码修改,逐步摸索规律、积累经验,创新开发了我国第一代民用的固定翼、直升机的自动飞行控制软件和相应的硬件。经过市场浪潮的选择,有很多无人机公司被整合或者被淘汰,也有全新创业的无人机公司发展兴旺。从总体来看,民用无人机的产业链条越来越完善,特别是我国企业在消费级无人机的研发、生产、销售、应用领域已经占据了世界市场的绝大部分。根据美国FAA(美国联邦航空局)统计的向其申请飞行的民用无人机数量,截至2015年年底,FAA统计的全美获得商业无人机准飞许可证的前20名无人机机型中,来自中国大疆创新的产品就占了12个名次,前7名全部是大疆的系列产品,在美国企业向FAA申请准飞的无人机机型中,大疆无人机被审批提及的数量占总数量的90.17%,可谓一家独大。再对比第三方统计平台SUAS的无人机的TOP5的注册信息统计数量,1月初(截至2016年1月19日)专业用户注册数据,大疆以1 373高居第一,占TOP5注册总量的78.8%。3DR排名第二,占TOP5注册总量的8.7%。这个统计数据虽然不及FAA官方数据权威,但也足够反映出主流消费级无人机的市场占有情况,在国外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仍然是大疆(DJI)一家独大。根据星越通用航空大数据平台统计,2021年,我国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注册无人机数量共计83.02万架,比2020年年底的52.36万架增加了58.6%,我国无人机机队规模仍处于快速增长期。

随着无人机技术逐渐成熟,制造成本和进入门槛降低,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已经爆发,而民用无人机市场处于爆发前夜。数据显示,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79亿元增至2019年的22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6.88%,2022年达到453亿元的市场规模。

民用无人机主要分为消费级无人机和工业级无人机两种,数据显示,我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占比更多达65.12%,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占比达34.88%。

消费级无人机主要用于航拍、跟拍等娱乐场景,具有产品标准化、应用同质化特征。数据显示,我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225亿元增至2019年的28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15%,2022年我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可达402亿元。

工业级无人机是指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辅助手段来替代原有工具以服务于各行各业的日常工作中的无人驾驶的航空器。数据显示,我国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由2017年33亿元增至2019年60.1亿元,未来,工业级无人机行业增长速度仍将保持在高位,2022年行业规模可达98.5亿元。

无人机行业经历了技术的持续创新,在2010年前,无人机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一些航空院校,几乎没有商业机构涉足。到2011年开始,众多商业机构开始大量申请无人机专利。高涨的研发热情,带来的是民用无人机在定点悬停技术、跟踪拍摄技术、避障技术、无线图传技术、飞行速度、续航能力等方面的持续迭代进步。随着市场和技术的日趋成熟,2017年开始,一直被消费级市场抢占风头的专业级市场,终于迎来了快速提升的阶段。我国民用无人机也从此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据统计,2015年,国内民用无人机市场中,专业级无人机只占不到20%的份额,2019年,其所占份额达到了34.88%,2020年,这个数字增长到了45.61%。2021年,我国无人机运行量快速提升,全国无人机日均飞行达105.73万架次,日均飞行小时达4.57万小时。我国民用无人机年飞行量已稳稳地站在1 000万飞行小时的量级,比我国传统有人通航的飞行量高出一个数量级,与运输航空飞行量相当。一部无人机发展史,浓缩了我国制造发展的诸多里程碑式的历史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