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无人机遥感

1.6.5 无人机遥感

无人机遥感主要用于环境监测、管道巡检、溢油处理、危险采样等方面。

无人机遥感可对地面覆盖、水环境及变化情况提供定量和直观的监测,为各级环保部门提供执法判断依据。生态环境部组织10个督查组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督查,安排无人机对重点地区进行飞行检查。无人机已经越来越频繁地被用于大气污染执法。从2013年11月起,环保部门开始使用无人机航拍,对钢铁、焦化、电力等重点企业的排污、脱硫设施运行等情况进行直接检查。2014年以来多个省份使用无人机进行大气污染防治的执法检查,以实现更到位的监管。2020年7月,济宁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充分运用VOCs走航监测和无人机巡航的辅助作用,在全市多方位布点,快速排查点位,掌握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数据报告,使执法人员能够做到第一时间精准执法,快速有效地提升了执法效率及水平。

携带红外设备的无人机可对深埋地下的输油管道进行快速巡检,通过热成像及时发现油管堵塞或漏油;对于海上溢油事件,无人机可以指挥开展海平面的除污工作;在可能发生爆炸或有毒的区域,无人机可以进行采样,以便分析采样。无人机摄影测量作为新兴的测绘手段,具有机动灵活、经济高效等特点。无人机遥感影像获取周期短、时效性强,几乎不受场地和天气影响,飞行前准备工作可少于2个小时,因此,可快速上天获取满足要求的遥感影像,从准备航飞到获取影像周期短,影像获取后可立即处理得到航测成果,时效性强。无人机遥感应用如图1-17所示。

图1-17 无人机遥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