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 高空风
高空风是指地面上空各高度的空气水平运动,空气水平运动的大小即风速。在飞机飞行过程中,风速是影响飞机飞行速度和飞行时间的重要因素。例如,飞机在从甲地飞往乙地的过程中,若逆风飞行,其所花费的时间比在静风中飞行时的时间要长,因此,需要携带更多的燃油,这样就要相对减少飞机载重。相反,若顺风飞行,则可节省飞行时间和燃油,即可增大飞机载重。
(1)经纬仪测风。经纬仪测风有单经纬仪测风和双经纬仪测风两种。单经纬仪只能测出气球的仰角和方位角,气球高度由升速和施放时间推算。气球升速是根据当时空气密度、球皮等附加物质量计算出气球净举力,按照净举力灌充氢气来确定。但由于大气湍流和空气密度随高度变化,以及氢气泄漏等因素的影响,气球升速不均匀导致高度误差大,测风精度低。在配合探空仪观测时,气象站用探空仪测得的温度、气压、湿度资料计算出气球高度。双经纬仪测风是在已知基线长度的两端,架设两架经纬仪同步观测,分别读出气球的仰角、方位角,利用三角法或矢量法计算气球高度和风向风速。经纬仪测风只适用能见度好的少云天气,夜间必须配挂可见光源,阴雨天气只能在可见气球高度内测风。
(2)无线电经纬仪测风。无线电经纬仪测风系统利用无线电定向原理,跟踪气球携带的探空仪发射机信号,测得角坐标数据,气球高度则由探空资料计算得出。因此,无线电经纬仪适用全天候,但当气球低于其最低工作仰角时,测风精度将迅速降低。
(3)雷达测风。雷达测风是利用雷达测定飞升的气球位置。它不仅能测定气球的角坐标,而且能测定气球与雷达的距离,即斜距。由仰角、方位角、斜距计算高空风。雷达测风法又可分为一次雷达测风法和二次雷达测风法。前者是利用气球上悬挂的金属反射体反射雷达发射的脉冲信号,测定气球角坐标和斜距;后者利用气球悬挂的发射回答器,当发射回答器受雷达发射的脉冲激励后产生回答信号,由回答信号测定气球角坐标和斜距。显然,在相同的发射功率下,二次雷达比一次雷达探测距离更远,可测更高的高空风。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发射功率已不是大的技术障碍时,着眼于提高测风精度和经济效应等方面,一次雷达测风也有其独特优势。
(4)导航测风。导航测风,是利用奥米伽(Omega)、罗兰-C(Loran-C)等无线电导航信号(利用相位差原理)测定气球等目标物的飞行轨迹,从而测定高空风的一种无线电测风方法。
(5)卫星测风。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气象卫星探测的高空风场为观测站稀少地区提供了资料。
(6)误差来源。高空风探测误差源于两部分:一是对气球运动的不完全跟踪引起的误差;二是气球的运动与实际大气运动之间的差异造成的误差。气球相对于大气的运动由气流尾流导致产生涡流,这种误差在日常业务观测中并不重要。不完全跟踪引起的误差是高空风探测误差的主要来源。由于定位跟踪设备的不同,因此所引起的探测误差也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