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火灾、洪水救援/灾害评估/人员搜救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迅速发展,在各类救援行动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无人机具有操作简单、灵活机动、适合复杂环境作业、受交通条件限制小等优点,可以帮助指挥中心第一时间掌握现场情况,支持救援工作。
同时,无人机通过挂载红外热成像、激光雷达和应急通信等设备,在紧急搜救、空投物资及空中通信中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森林防火灭火、地震灾害等灾害应急救援方面都有独特优势和广阔应用前景。
在防汛抗旱工作中,无人机被应用于灾情巡查、灾情摄影和应急救援指挥。因为无人机起降无须大面积场地且连续作业能力强,灾情发生时,可对受灾地区进行全天候、全覆盖的长时间监管。通过挂载扩音设备,无人机还能用于广播预警,发挥高空喊话、安抚情绪的作用。
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高发,同时河谷深切、谷坡高陡、植被茂密,仅靠地质工作人员进行地面调查,不仅工作强度大、效率低、风险大,而且部分区域难以到达,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灾情信息。
无人机不受地形条件影响,可以快速飞抵灾害点位进行实时监控,对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开展应急测绘,测算塌方量、滑坡量等信息,预估灾害波及范围,通过提前预估、防范的方式降低灾害损失,也为灾后重建、损失评估提供决策支持。
在森林火灾方面,无人机也全流程参与处置工作。无人机可将燃烧发现面积缩小到2.5 km2,其搭载的气体探测仪可以监测火场中的浓烟空气,寻找森林中堆积物腐烂产生的可燃气体,及时发现可能引起燃爆的地段,提前处置,预防森林燃爆。
火灾蔓延的判断、高层建筑起火的救生等方面都是消防工作部署的关键,无人机可将详细情况实时传送至地面指挥车;当发生洪水时,无人机可携带救生绳或救生圈,并将其投送到需要者身边;中高空无人机可提供洪水受灾面积、地震毁坏程度等评估,为救灾部门提供最真实、最及时的资料;携带生命探测仪的无人机是搜救幸存者的有力工具。随着技术发展进步,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新型智能救援产品逐渐崭露头角,前景可期。无人机救援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在应急救援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及安全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无人机救援如图1-19所示。
图1-19 无人机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