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空气湿度
2025年09月20日
3.2.2 空气湿度
空气湿度是用来度量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少或空气干燥潮湿程度的物理量。湿度常用相对湿度来表示。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相对湿度的大小直接反映了空气距离水汽饱和状态的程度。空气完全干燥时,相对湿度为零,当相对湿度接近100%时,表示空气很潮湿,接近饱和状态。
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气温降低到使空气达到水汽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简称露点。露点的单位是温度(K或℃),但是其数值只与湿空气的含水量有关,而与温度无关。
在气象工作中,人们经常用温度露点差来判断空气的饱和程度,温度露点差是温度与露点的差值。温度露点差也是日常天气分析预报业务中经常用以表示空气干湿程度的一个物理量。气象上,温度表示为T,露点表示为T d,在各层等压面上分析等(T—T d)线,用以表示空气中水汽的饱和程度。
空气的湿度和露点对飞机飞行中的积冰有很大影响。飞机的积冰一般发生在云中温度露点差<7℃的范围内,以0℃~5℃发生积冰最多;强积冰多发生在温度露点差为0℃~4℃的范围内。
从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大气中含有水汽,大气中的水汽含量随时间、地点、高度、天气条件是在不断变化的。空气湿度就是用来度量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少或空气干燥潮湿程度的物理量。
相对湿度为常用湿度的表示方法。
相对湿度(RH)定义为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e)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E)的百分比,即
相对湿度的大小直接反映了空气距离水汽饱和状态的程度。相对湿度越大,说明空气中的水汽越接近饱和。相对湿度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水汽含量越多,水汽压越大,相对湿度越大;另一个因素是温度,在水汽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饱和水汽压增大,相对湿度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