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劳动号子的演绎唱韵

第二节 京津冀劳动号子的演绎唱韵

号子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作演唱的,并且直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民歌[3]。号子的音乐具有简明、直接的表现特点以及坚实有力、粗犷豪迈的性格特征,能够朴实地表现出劳动人民的豪迈。劳动号子是直接伴随着日常的生产劳动,并且依附于劳动。劳动号子是具有实用性的,首先它能够鼓舞劳动,调节精力。在体力负荷较重、劳动较单调的持续劳动中,劳动者唱着号子可以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机能,驱除疲劳,振作精神;其次,劳动号子具有组织劳动、指挥劳动的作用,在需要相互协作的集体劳动中,号子是一种指挥的号令,指挥大家统一步伐,协调劳动。

劳动号子的节奏一般都比较规整,是与重负荷劳作的节奏相吻合的,一般与2/4、4/4的节拍单位一致,具有强烈的节拍感;强音明显突出,效果强烈,节拍规则整齐。这种律动感能够加强节拍感,使得音乐紧凑,曲调比较规整,具有很强的推进性,表现出强健有力、激昂奋发的劳动气氛,所以在演唱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号子规整的节奏律动。

号子中最常见也最基本的演唱方式是领和结合,这与其指挥劳动、组织劳动的实用性功能有关,在号子中劳动的指挥者往往也是号子演唱中的领唱者。号子中领唱部分的唱词主要是陈述部分,音乐比较灵活、自由,变化也比较多,在演唱上音调比较高亢嘹亮,音调一般都是上扬的感觉,具有号召、呼唤的特点。领唱部分在号子音乐中主要侧重于表现豪迈、高昂的气质 ;和的部分大多数都是实用性的衬词或者重复词,音乐形式上比较固定,变化比较少,常常会在同一个乐汇上重复进行。在整个号子的演唱中,侧重于坚定沉着、刚健有力的风貌。

在日常的民歌演唱中,对于号子的演唱是比较少的,因为号子是为劳动服务的,是在集体劳作以及个人劳作的过程中所演唱的。而且一般的号子都是在重体力负荷的劳动过程中演唱的,所以在当前机械水平较高的时代,对于劳动号子的需求会较少。

在演唱劳动号子时,笔者建议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在演唱的过程中,必须最大限度地设身处地地想象号子所适用的劳动场景,想象自己就是劳动中的一员,将自己融入号子的音乐中,最大限度地还原劳动的真实性。

2.找到号子中劳作的律动点,通过节奏的律动,找到劳动的律动,这是演唱号子时最重要的,演唱要与劳动的节奏律动相吻合。

3.演唱中注意领唱与附和部分的配合、衔接。

4.在演唱过程中,可以运用一些舞台化的劳动动作来辅助演唱,更加体会到演唱的真实性。

劳动号子在劳动中产生,而又服务于劳动。所以在劳动号子的演唱中必须注重劳动的特点,最大限度地还原劳动的真实性,以最朴实、最真实的劳动特质来进行劳动号子的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