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2025年09月26日
后 记
在对京津冀民歌的研究过程中,作者切身感受到京津冀地区民歌文化的浩瀚广博、丰富多彩。民歌研究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且对传播、传承、弘扬和保护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起到极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本书的谱例大部分来源于《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北京卷》《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天津卷》《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北卷》《中国民歌》《汉族民歌概论》《民间音乐》《中国传统声乐卷》等相关文献,对前人的研究表示深深的感谢。特别感谢闺蜜同人马凌云,她的著作《河北民间音乐》为本书的撰写提供了重要的“营养”;感谢赵欣教授与亲爱的妹妹孙英,两位的《河北民歌与声乐教学模式创新》启发了作者,在此一并感谢!
《京津冀民歌津要》是燕山大学自主项目、研究生教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其主要部分是2017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705130106)的研究内容。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希望京津冀地区民歌在协同发展历史机遇下,民歌文化与民歌产业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双轮驱动、比翼齐飞,实现民歌文化的双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