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识精神障碍

一、初识精神障碍

对于精神障碍,陆阿姨完全没有了解。她觉得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谁都有不如意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就会“想不开”,会严重到需要住院治疗呢?事实上,很多人都会有陆阿姨这样的想法,训练师首先会简要介绍一下有关精神障碍的疾病常识。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碰到各式各样的困难和痛苦,有时候人们会产生一些精神健康问题,但有时候则会形成精神障碍。那么,究竟怎样的问题和痛苦感受可以称得上“精神障碍”呢?

简单来说,精神健康问题就是一系列可能影响人们的情绪、思维或行为,且不符合其文化观念或性格,并对其个人和家庭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的问题。精神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不一,并非所有的精神健康问题都会达到精神障碍的程度,很多精神健康问题(如伤心、担忧、紧张或愤怒)通常是在人生旅程中所经历的精神痛苦,是人们对于生活事件的一种反应。

但是,有些精神健康问题可能会发展为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是相对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表现为一组更为明确的症状,这些症状可以通过医学诊断的形式加以分类,精神障碍比精神痛苦持续的时间更长,且未必与生活事件有关,也未必可由生活事件所解释。

本书主要关注精神障碍。

根据2019年发表的全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18岁以上人口各种精神障碍终身患病率为16.57%。据此估算,我国大概有2.3亿人罹患各种精神障碍。6个人中就有1个人至少患有一种精神障碍。

在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对于精神健康问题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共包含100多种疾病。本书主要介绍常见精神障碍(如抑郁、焦虑)和严重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对于其他类型的精神障碍在此不作过多介绍。

1 常见精神障碍

顾名思义,常见精神障碍就是最为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它们占社区人群精神健康问题的一半以上。常见精神障碍通常包含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根据2019年的全国精神障碍流行病调查结果:抑郁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6.8%,焦虑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7.6%。

2 严重精神障碍

严重精神障碍的概念通常指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这六大类疾病。它是精神健康问题中较严重的类型,通常发现于青年时期(18~25岁),表现为某些特定的行为和思维症状,像陆阿姨的儿子所得的精神分裂症就属于严重精神障碍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