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他“藏药”,我该怎么应对

五、若他“藏药”,我该怎么应对

有些时候,患者在照料者的反复叮嘱下,表面同意服药,但其实偷偷地把药藏起来,根本没有服药,这种情况会导致治疗没有效果。一旦出现“藏药”行为,陆阿姨又该怎么应对呢?

藏药是指患者在其服药时“暗度陈仓”“瞒天过海”,仅仅做出吃药的样子,但实际上根本没吃进去。藏药最常见的方式是假装喝水咽药,实际上将药片藏在舌下、腮部,再伺机吐掉;或者在仰头服药时,将药片夹在指缝中,没有送进嘴里。

应对藏药,照料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告知患者藏药的危害,比如会导致药物治疗效果差,因为血药浓度忽高忽低而更容易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等。

2.照料者保管药物,监督患者服下。

3.对于有藏药史的患者,在其服药后不要马上离开,要检查口腔、舌下、指缝等可能藏药的部位。

4.通过观察服药后的反应来推断是否藏药,比如嗜睡、口干、便秘、手颤等,如果在药量不变的情况下,不良反应突然消失,患者就有可能未服药。

当然,照料者在应对藏药行为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对于主动服药的患者,不要干涉过多,以免患者产生厌烦情绪;在没有充分事实依据时,不能贸然说患者藏药,也不要训斥患者;及时向医生反馈,看是否可以采用长效药物治疗。应对藏药的原则是监督从严、说教从宽,让患者在宽松、温和的气氛中接受治疗。

不要训斥、无端怀疑他,监督从严、说教从宽,让他在宽松、温和的气氛里做到坚持服药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