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得精神障碍

六、人为什么会得精神障碍

儿子在接受正规治疗后,情况果然渐渐稳定了。陆阿姨稍微松了一口气,但一旦空下来,她又常常回想种种过往,试图弄清楚疾病发生的原因。

这样的思考一直没什么结果,陆阿姨只能反复自责:“都怪我,如果当初我多关注他一些,没有用那样的态度对待他就好了……”

其实很多患者和照料者都会想知道疾病发生的原因,那训练师下面就跟大家讲一下“人为什么会得精神障碍”这一主题吧!

目前,精神障碍的致病原因复杂且尚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精神障碍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且可能患有同一种精神障碍的人病因也会有所不同。现代医学认为,精神障碍是大脑功能紊乱的结果。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引起大脑功能紊乱,导致精神障碍发生的呢?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发病原因也并不完全相同,尚需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的分析,片面地将其归结于“遗传”“思想问题”“脑子受了刺激”“想不开”等,都是不妥当的。精神障碍的原因复杂而多样,以下几个方面是目前较为流行的理论,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理论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

1 遗传因素

在诸多致病因素中,遗传因素是很多研究者关注的一个因素。精神障碍种类很多,但有些与遗传关系不大,如脑外伤、中毒和某些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等;有些则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并非所有具遗传倾向的精神障碍患者的子女都会患病,因为一个人会不会发病,还受到环境、心理等许多因素影响。所以,只能说某些精神障碍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而不能肯定说就是遗传性疾病。一般来说,血缘关系愈近,遗传因素的影响愈突出,但精神障碍更接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遗传方式,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中均起着重要作用。事实上,有很多研究和事实对遗传理论相对不利。例如,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期,欧洲和美国的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都被困在医院里,生育率非常低,但精神分裂症患病率并没有降低,这就提示精神分裂症显然不是我们寻常生活中所说的“遗传病”。目前,遗传学的理论中广泛认为:基因可能与其他因素一起增加了精神障碍的易感性,而不是直接引发精神障碍。因此,作为精神障碍患者及其照料者,不必过分担心遗传因素的影响,保持适度的关注,积极做好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管理,是对于该问题较合适的回应。

2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会影响人的价值观,影响人的动机与需求,最后影响人的人格发育与成长。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幼年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良的家庭氛围及行为模式在患者成长过程中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或强化作用,使患者易感素质增强。也有研究发现,精神障碍的发病与幼年的创伤经历有关,而不良的家庭成长环境会增加孩子遭受心理创伤的风险。获得的家庭支持较少则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最后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病。但照料者需要注意的是,无需过分自责。某些父母在孩子发病后感到非常内疚,觉得自己对于孩子发展成为精神分裂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以致没有信心去正面对待这一“危机”。事实上,精神障碍的病因至今还不清楚,其中家庭因素的致病作用是复杂而有争议的。但家庭成员由于疾病而彼此怪罪,从而导致家庭成员关系恶化的例子却屡见不鲜,这会使很多患病家庭的境况变得“雪上加霜”。没有完美的父母,人们或多或少都做过令人后悔的事情,但同样也应该知道,人们拥有能够复原的心灵。作为照料者,应合理看待家庭环境因素,避免陷入过度愧疚或彼此指责的境地,而要将家庭成员团结起来,共同面对精神障碍这种“不幸”或“苦难”,继续前行。

3 生活中的压力事件

人生充满了各种压力事件,多数人会学着处理好这些事情,继续生活。但有时候,这些压力事件可能让人难以承受,从而导致精神痛苦,甚至对有些人来说,还会导致精神障碍。会引起巨大精神痛苦的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突如其来的或长期的失业、家人的分离或去世、经济压力(如负债)、孤独、不孕不育、婚姻纠纷以及遭受暴力。

4 疾病因素

一些脑部疾病(如神经系统感染、艾滋病、头颅外伤和脑卒中)也会继发癫痫、痴呆等精神健康问题;某些其他系统的躯体疾病也会引起精神健康问题,如肾功能衰竭引起的肾性脑病会导致患者出现抑郁、躁狂、意识模糊等精神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