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紧张氛围中,可能焦虑在作祟

三、深陷紧张氛围中,可能焦虑在作祟

儿子生病后,陆阿姨可谓是操碎了心。她既要关心儿子是否按时吃药,又要为儿子安排一些日常生活,一天到晚几乎没有一刻闲着。

渐渐地,陆阿姨总是心里紧张不已,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但又说不出具体的担忧。训练师觉得陆阿姨似乎有些焦虑了。

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对的不愉快情绪体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不过是某种短暂的“痛苦”状态。例如,演员在登台前会感觉心脏“怦怦”直跳,学生临考时也会心跳加速。

适度的焦虑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充分地调动身体各脏器的功能,适度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和警觉性。但焦虑如果持续存在(通常超过2周)并且对生活产生了影响,或是出现了严重的症状,那么就成了一种焦虑障碍,需要寻求规范化的治疗。在此,我们跟大家一起学习一下怎样区分正常焦虑和焦虑障碍。

区分焦虑的性质

焦虑障碍即病理性焦虑,包括多种类型,《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0版(ICD-10)将焦虑障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恐怖性焦虑障碍,包括广场恐怖、社交恐怖、特定的(孤立的)恐怖;另一类是其他焦虑障碍,包括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混合性焦虑和抑郁障碍等。此处主要介绍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

焦虑障碍的主要表现

1 广泛性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为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过分担忧,这种担忧与现实很不相称,使患者感到难以忍受。患者明知道这种担心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如担心自己或亲戚生病或发生意外。患者同时还伴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运动性紧张和对于外界刺激的过分警惕。部分患者还会有一系列的躯体症状,如常常双眉紧锁,面部和肢体肌肉紧张、疼痛、抽动,经常感到头痛及颈肩背部疼痛,伴疲乏无力和难以放松,部分患者还会因一些躯体症状反复就诊,其症状可涉及身体各个系统,如上腹不适、吸气困难、尿频、肌肉疼痛等。

2 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是一类急性严重焦虑发作,患者在发作时常有明显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症状,如心悸、胸闷、气急等,使人感到恐慌,认为即将发生可怕的事情或自己即将死去。惊恐发作是因为患者在感到惊恐时呼吸频率会加快,从而导致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诱发躯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