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 梁

桥 梁

武当镇有着众多的桥梁,为当地人出行默默提供着方便,也对带动当地的经济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水口古桥

武当镇河口有着一座明代修建的石拱桥,迄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古桥旁边是著名的水口庙,门前一棵百年古柏,见证着世事的变迁。

石拱桥是中国传统的桥梁四大基本形式之一,它采用天然石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这种拱桥以坚固、历史悠久而著称。石拱桥的建筑风格多种多样,一般有单孔桥及多孔桥之分,在中国桥梁史上发展很快,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古代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水口古桥是单孔桥,位于武当过境驿道大坝洞水口,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300多年。桥长25米,桥面宽4米,高9米,拱跨12米,北南走向,由糯米、蛋清石灰浆以及人工丹霞石块筑成。这条驿道从古桥沿河延伸经大坝村,经过元吉坛达当年的大坝老圩,再连通赣粤边际的其他古驿道,通往广东的连平州或是和平等邻县,在当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水口拱桥建成后,于两边各栽种侧柏一株,树龄达300多年,是为武当境内的佳景之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桥下面是湍急的流水,发源于武当山石下的泉水穿境而下,流向渥江,最终汇入龙南境内的大江——桃江。数百年过去了,这座古桥依然保存完好,矗立在青山绿水之间,只是物是人非,从古桥经过的人渐渐少了,因为在它的旁边已经修建了105国道,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如今的交通日益发达,这早已不是古代人们建桥修路时所能想象到的。

白沙聚福桥

武当镇105国道白沙段旁边有一座桥梁叫聚福桥,也叫庙桥。这座桥梁是廊桥结构,就像是杨村镇太平桥的缩影。

廊桥是一种有屋檐的桥,一般具有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以及看风景等用途,有的廊桥还有供人暂居的房间。

关于白沙聚福桥的由来,古时的白沙河边有一座古庙,供奉菩萨以祈求保佑风调雨顺、百姓安康,当时香火旺盛,往来赣粤边际的商贾旅人都会前来此庙敬香。由于隔着一条白沙河,交通不便,当地人便建起了一座石拱桥,建成以后取名“聚福桥”,期望经过这座桥梁的人能够得到福气。实际上,河面上有了一座桥梁,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了过往的百姓。

世事沧桑,数百年以后,曾经的庙宇荡然无存了,古老的桥梁慢慢地荒废了,存在安全隐患。2016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老百姓慷慨解囊,筹集资金在原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新桥,同样取名“聚福桥”。聚福桥,代表的是人们对太平盛世的称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修桥梁的初衷亦是如此。

武当境内除了水口庙古桥、聚福桥,还有河口桥、观罗下桥、马过桥,包括古驿道上那些不知名的石拱桥,它们或大或小,或宽或窄,都是默默地与青山绿水相伴,与芳草小路相依。无论是夕阳下、晨曦中,人们都是迈着匆匆的步伐,经过这些知名的或者不知名的桥梁,去迎接冉冉升起的第一轮朝阳,去丈量跌宕起伏的人生之路。

1987年,105国道开工建设,武当境内修建了河口一桥二桥、田心桥、吉龙坛、梅子坑、社官一桥二桥、横岗等桥梁。交通发达了,一座座四通八达的钢筋水泥桥连接着武当的山山水水,连接着人们出行的路,也连接着远方游子归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