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龙窑

百年龙窑

白沙窑厂坐落在武当镇横岗村白沙小组,白沙窑也叫龙窑,是以形状像古人所说的龙而得名。古窑厂始建于1918年,已有百余年历史。

我国古代就已经有着发达的制陶技术,如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宋代龙窑、清代镇窑等,都是杰出的代表。龙窑,依山势倾斜用砖砌筑成直焰式筒状隧道,一般长约30米至70米,顶端高约12米,倾斜角8°—20°之间,结构简单,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龙窑的优点是利用自然山坡建造和火焰自然上升的原理,故造价低,又能充分利用余热。

白沙古窑制陶的工序为:

备土。常选用可塑性和操作性较好的黏土或以黏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经过淘洗和沉滤后成为一些较纯较细的原料。

制坯。制陶坯的方法有捏塑法、贴敷法、泥条盘筑法、陶车轮制成型法。制陶坯大多为匠人手工所做,小型器皿都是手工直接捏塑而成;较大的陶器,其体部坯子,一般采用陶车轮制成型法,然后用木槌,如水缸就是通过这两步制作而成的。

施釉。釉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磨成粉末,加水调制而成。将陶坯晾干以后放入调好的釉缸中,让它披上一层均匀光滑的釉。

横岗村白沙龙窑

龙窑烧制的产品

烧窑。烧窑主要有横穴窑、竖穴窑、龙窑。白沙古窑一般采用的就是龙窑,龙窑一般有60米长。烧窑时先把陶坯装在窑炕上,从炕面一直撂到窑顶,然后把干松枝放进窑炕里,点火以后马上封闭窑门。再续火时,打开窑门上的小门往里面扔木材,陶器烧成的温度一般为950℃左右。

横岗村的白沙至今还有从事龙窑制陶的工匠,还保留有一整套的制陶工艺,他们的产品除了在本地销售外,还远销省外。白沙古窑由龙窑、黄土场地、泥浆池、晾坯场、体验区和展示区地等组成。这种纯手工的传统制陶工艺,是我国漫长手工制作陶器的一个缩影。作为缸窑的代表,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个象征。

在当前民间文化逐渐消亡的形势之下,这里很有可能成为龙南最后一个缸窑,但古老的制陶文化是应该永远不会被湮灭的。陶器是泥土在烈火的洗礼下“涅槃”而成的,还有什么比泥土的历史更为朴实和长久的呢?白沙的百年古窑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