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武当的滑竿轿夫
2025年09月26日
南武当的滑竿轿夫
南武当山游步道陡峭漫长,全程爬山让游客们手抖脚抖,疲惫不堪。
这时候,人们形容的“一身力气,一张竹椅,两根滑竿”的人物就出场了,他们就是——滑竿轿夫。
滑竿在中国西南各省山区已流传了几千年,是民俗的一种体现。滑竿是各地山区特有的供人乘坐的一种交通工具,在巴蜀之地也有从事这种职业的人群。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名山旅游区都有滑竿可供游人乘坐。这种旧时的交通工具与现代的汽车、索道并存,成为旅游服务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实,滑竿用两根长竹竿绑扎成担架,中间架以竹躺椅,前边有脚蹬,冷天垫毛毯,热天撑凉篷。乘坐时,人在椅子中可半坐半躺,由两名轿夫一前一后肩抬而行。
坐滑竿行走在平路时,因竹竿有弹性,行走时座椅上下颤动,给人以舒适的享受。在上坡时,人靠在椅背上坐得很稳当;下坡时,也丝毫没有因倾斜而产生的恐惧感。
游客们游览南武当山时,可以不用气喘吁吁地欣赏美景,而是舒适惬意地躺在滑竿轿子上,吃着零食、喝着饮料,美景就在身边,非常惬意,想想就很美。
在南武当,滑竿轿夫们有着令人惊讶的韧性跟耐力,就像泰山上的“挑山工”一样,负重前行。他们在陡峭蜿蜒的山路为那些无力到达目的地的游客提供方便,将游客送达到指定景点。这些整日行走在盘山险道上的轿夫,总是低着头,常年养成的习惯让他们很难改变,轿夫们信奉着“走路不看景,观景不走路”的训诫。每当他们肩扛“滑竿”负载着游客快步行进时,都是低着头目光紧盯着脚下,生怕因脚下闪失而摔倒客人,在上山时轿夫们都是气喘吁吁,汗流如雨。而颤悠悠的竹竿总是发出那嘎吱嘎吱的响声,忽悠着从眼前掠过,成为南武当的一种靓丽的风景。
就是这些抬滑竿的轿夫,凭自己的气力为游客带来方便,同时也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着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