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孝子叶顺天

大爱孝子叶顺天

巍巍武当山,浓浓人间情。在龙南武当镇的大坝村,有这么一个男人:17年前,他妻子病逝,留下了三个孩子和一个老人。如今,他已年逾六十,依然悉心照顾着年近九旬的老人。这个男人,名叫叶顺天。这个老人,是他的岳母。叶顺天十几年如一日,用心照料着年迈瘫痪的岳母,用行动颠覆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说法,谱写了一曲大爱之歌。

叶顺天的家在大坝村罗塘小组,他家的几间房屋虽然简陋,却收拾得整洁清爽。叶顺天岳母周祥娣的卧室不足6平方米,里面摆放着两张床铺,其中一张就是叶顺天专门为照顾岳母而准备的。床头一盏白炽灯,发出泛黄的光,给狭小的屋子增添了几分温馨。长年卧床的周祥娣,静静地躺在床上,衣服穿得整整齐齐,头发梳得一丝不乱。

在周祥娣的床沿边,放着一根小竹棍,那是周祥娣如果有什么不适,就可以拿来敲打旁边的床侧,唤醒睡在另一张床上的叶顺天。

叶顺天说:“其实和照顾小孩一样,要细心、耐心、关心。”这就是叶顺天照顾老人的心得。每天早上,只要岳母轻轻唤一声,叶顺天立即来到床前,洗脸梳头、揉肩捶背、擦屎擦尿、晾晒尿垫……成了他起床后的必做“功课”。一到晚上,叶顺天把屋里的蚊虫驱赶完后,才让岳母进屋入睡。半夜还要醒来七八次,服侍老人上厕所。一天下来,经常腰酸背痛,但是叶顺天毫无怨言。

长期卧床的人,容易血液流动不畅,造成肌肉萎缩。叶顺天经常给周祥娣翻身按摩,还给老人买了一张轮椅,一有时间就推着老人到外面晒晒太阳,呼吸下新鲜空气。在叶顺天的心里,陪老人一起散散心,对她的身心有好处。他要抓紧时间,让她享受天伦之乐。

因为要照顾岳母,叶顺天不敢出远门,曾有不少人介绍他到外面打工,但都被他婉拒了。即使参加村里的红白喜事,他也是快去快回。多年来为了给岳母寻医治病,叶顺天还欠了2万多元的外债。叶顺天为人实在,照顾老人很用心,也就成了乡亲们学习的榜样。提到叶顺天,左邻右舍无不竖起大拇指。

1981年,叶顺天从邻村“嫁”到刘家,与周祥娣女儿刘国英结为夫妻。干农活、做家务、侍奉父母……夫妻俩勤勤恳恳。家里养的鸡、鸭、鱼、猪,全部卖掉贴补家用,平时刘国英还会帮别人缝补衣物,挣一点零用钱。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叶顺天一家人日子过得平淡、和睦。

有一次,叶顺天因为长期劳累导致胃出血而住院手术。在恢复期间,刘国英杀了一头猪,给叶顺天补充营养,自己和母亲一块肉都舍不得吃,其余的则卖掉变换成医药费。当时家里穷,叶顺天的衣服一年穿到头,刘国英看着心疼,就买了布料给他做新衣裳,却没为自己添加过一件新衣。“她对我的好,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想起妻子刘国英生前的点点滴滴,叶顺天的泪水浸湿了眼眶。

叶顺天与刘国英结婚几年后,两人的儿女相继出生。正当生活渐入佳境之时,1997年,刘国英突发心脏病,永远离开了这个家,留下了年幼的孩子与年迈的母亲。家里的担子一下子全部落在叶顺天肩上。

妻子去世了多少年,叶顺天就劳累了多少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在叶顺天孩子的眼里,黝黑瘦弱的父亲是一座屹立不倒的山。

叶顺天和刘国英育的孩子年龄都相差不大,到了上学的年龄,可家里一贫如洗,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来。于是,儿子叶春林提出了退学,却当场遭到了父亲叶顺天的严厉责骂。次日,叶顺天一早来到学校,请求校长先让孩子报名上学,等过几个月把猪卖掉后,再补交学费。叶顺天自己没读几年书,但他明白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们读完书。

因患风湿病、脑中风等疾病,数年前,岳母周祥娣间断瘫痪,到后来完全瘫痪在床,生活也不能自理。刚开始,周祥娣的亲友闻讯过来照料。可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众人无法悉心尽孝。最后,叶顺天毅然接过了服侍老人的责任。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叶顺天坦言,刘国英去世后,他也曾想离开或者再婚,但是一想到妻子的好,还有年迈的岳母,这个念头立刻就打消了。这也是叶顺天为实现他当初来到这个家的承担,他就是来担当的,再苦再累,他也会坚持下去。

这么多年来,叶顺天从没跟岳母红过一次脸,甚至都没高声说过一句话。在他的用心服侍下,年迈的周祥娣虽然终日躺在床上,但是身上没有一处褥疮。更难得的是,年近九旬的老人依然食欲良好,精神矍铄。

在叶顺天的心里,就是凭着良心做事,才能对得起妻子。养儿防老,叶顺天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他应该该做的,人人都会老去,自己老了也是要依靠儿女照顾。这就是一个男人的坚守,也是一种爱与责任的坚持。

叶顺天孝老敬亲的故事,深深感动着人们。孟子讲“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生而为人,当有最基本的良心,恪守最基本的良知,否则就会突破做人的底线。做事先做人,做人讲良心,是我们民族最基本的道德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