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亭

立德亭

南武当的“立德亭”取之于《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三者,虽久不废,是为不朽。”所以才有了“三不朽”这一判定圣人的标准。清初诗坛一代诗宗王士祯曾说:“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南武当山“天、地、人”三道,其中的“人道”讲的就是王阳明通过在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个方面有所建树,进而成为圣人的故事。“三不朽”中立德排在第一,说明圣人延伸到普通人一定要有高尚的品格、德行。

立德亭

这个“立德亭”就是为了纪念推崇仁心仁德的王阳明。王阳明在南赣地区通过不断地和山匪斗争,领悟出了“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道理,真正意义上实践了他的“知行合一”。他认为虽然表面上平了山中匪患,但是人心中的匪还没有清除,所以他一路行军,一路沉思,一路抚民。在玉石仙岩待了一个多月后,王阳明来到龙南县城,起草和颁布了《谕俗文四章》《告谕龙南一章》《谕龙南乡约一章》等训令。他还提倡移风易俗,教化民风,建立社学,普及心学,全面进行教化和内治。

正德十四年(1519)五月,王阳明在赣州大力兴办社学,颁行“社会教条”、建“旌奖节妇”碑祠等。翻阅南赣各县府、县志,其中记载大量的善人、烈女、节妇,多始于明正德王阳明巡抚南赣时期。明隆庆五年(1571),龙南重建学宫,并建造了王文成公祠,以纪念王阳明在龙南推行改革带来的良好风气和积极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