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中的武当教育
武当镇初级中学前身为武当农业中学,创办于1969年,在山高林密的棋棠山林区嶂背办学,条件极为艰苦。1969年始建学校时,为方便办学,武当农业中学与林场置换地盘,林场的地域即武当初中现址的范围。当时在大坝村棠梨下盖茅草棚办学,条件非常简陋,茅棚学校实质为学校的过渡期。1970年春季迁大坝村石灰坑口现址,其间也曾经办有高中班。
叶炳春为武当初中第一任校长。
如今的武当初中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梦里桃乡中,依山傍水,交通便利,地势平阔,绿树成荫,环境幽静,是教书育人的好地方。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武当初中自创办以来已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学生327人,全校平均班额38人,教职工38人,高级教师5人,学校占地面积近8万平方米,用地面积约为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5719平方米。
学校坚持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目标,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学宗旨,依法治校、规范管理的办学模式。
武当初中结合武当这一地名,提出了“崇文尚武,勇于担当”的办学理念,把武当的地名巧妙地融入了办学理念之中。“崇文尚武,勇于担当”本意为内修文德,外治武功,勇于担当,学校把它引意为崇尚文学,锻炼体魄,寓意为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能文能武,正直、善良、勇于担当的优秀初中生,即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美丽的武当初中
武当初中校训:崇文尚武,勇于担当;校风:品学兼修,自强不息;教风:爱岗敬业,身正为范;学风:大胆探索,学无止境;育人目标:内修文德,外治武功,勇于担当。
学校的特色教育是结合南武当山是龙南最美自然风景这一特点,把武当山旅游风景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制定了《争做龙南南武当山风景区小导游》特色教育方案,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了解、熟悉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并能在以后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此外,学校还大力推进文明礼仪教育与素质教育,开展阳光体艺“2+1”大课堂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师生朝着积极健康、团结奋进的方向发展。
武当镇的小学教育方面,新中国成立前,武当镇的小学教育尚未具规模,在松山、河坑、田心、罗经各办有一所“保学”,为“保国民学校”。1949年,各保学改为“村学”,时属临江区大坝乡松山、河坑、田心、罗经的农协会管理。
1958年公社化时,武当镇部分地域归属南亨公社管辖,松山、河坑、田心、罗经等村学归大队管理。
1972年,调整学校布点,松山、河坑、田心、罗经等村学合并为一所完全小学,叫“大坝小学”,生源主要来自于大坝、三联、罗塘、新街。
1980年,大坝小学更名为“武当中心小学”。1989年,武当撤乡变镇,学校易名为“武当镇中心小学”,这就是武当镇中心小学的前身。
学校现址地处105国道旁的武当镇大坝村,2013年省军区挂点武当镇大坝村时捐资建成了主教学大楼,故命名为江西省军区希望小学。
学校用地面积21700平方米,生均校园用地面积26.3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385.45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8.96平方米;体育用地面积7125平方米,生均8.65平方米。现有专任教师58人,学生723人,其中住宿生214人。学校开设有19个教学班,教室、功能室设备齐全,教学配置完善。
武当镇中心小学以红色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校门的一块大浮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主席的名言,也是学校的校训。学校根据“以人为本、和而不同、面向未来”作为办学目标,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接班人。
学校的另一块红色文化浮雕是一女子身着军装,用强壮的臂膀举起了周恩来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文字牌,这是周恩来总理在他的小学课堂上发出的振奋人心的声音。在浮雕下树立了一块大石头,刻着“红色精神永放光芒”字样,引导孩子们勿忘历史,激励他们学习革命先辈的精神,努力成长为新时期的合格人才。
武当镇中心小学外景
为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评估工作,江西省军区希望小学从多方面着手创建红色学校。学校紧紧围绕“文化立校,质量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目标和“红色铸造信念,拼搏成就人生”的办学特色,以“信念、理想、坚强、奋斗”作为学校的精神,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为学校的校训,努力营造“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校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风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学风。学校醒目位置矗立着三面立体浮雕,浮雕所在的教学楼是学校的老教学楼,现在主要为一二年级教学区域。学校在教学楼的每层走廊悬挂了具有革命色彩的名言警句,彰显了红色文化特色教育。中间有一个博学园,穿过博学园,就是前操场。前操场是孩子们集会的地方。操场右侧教学楼是江西省军区投资捐建的,现在主要为三到六年级教学区域。
学校升旗台上铸建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几个大字,时刻激励着学生在学校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绕过舞台就到了孩子们的生活区,旁边是师生食堂,共有两楼,每个班级都有相对应的位子就餐。食堂前坪设置了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场,以最大限度为孩子们提供了强身健体的好场地。右侧则是学校的宿舍楼,现有200多名住宿生在此居住。学校设有篮球场、健身器材、足球场、塑胶跑道等等,设备建设齐全,所用材料均符合国家健康标准。学校也在不断加强体育教育,奔着在各项体育竞赛中夺得好成绩的目标不断奋进。
后操场的围墙涂满了充满活力的绿色,并用白色铸建了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项目,体现了学校青春、活力、向上的体育文化精神。绿色的墙与红色的跑道相交衬,产生视觉上美的碰撞,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校功能室也主要分布在综合大楼每个楼层,分别有体育器材室、音乐教室、图书馆、卫生保健室,科学仪器室等。2018年9月,龙南农商银行为学校捐赠的20万元,学校用此现金创建了百福师生活动中心,添加了教学设备,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
为打造浓厚的红色景观文化,让红色文化渗透学校每一个角落,除了立体浮雕、立体字的打造外,学校力争让每一块墙壁说话,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墙一角,都成为教育学生的活教科书,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闪烁红色之影,让师生的一言一行都折射出红色之魂,让校园时时处处都充满红色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