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的价格及订婚礼物的磋商

5 姑娘的价格及订婚礼物的磋商

汉人的习俗是要约请两个媒人,但土人则不然,他们普通多半请一个朋友当媒人就足够了。

媒人并不立刻要请定的。当姑娘才只有四五岁时,他们常等两三年,或更长的时间,才去请媒人。婚事已被岳母承认了,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只要每逢新年和八月十五两家彼此拜访一次,并带些小礼物,互相称作“guda”亲家的意思,借以互相提醒不使忘记这门亲事。

但是也有例外,假使女子已到了结婚年龄,他们便很快地要去找个媒人。

由算命的择定了吉日之后,媒人便带了惯用的礼物到女家去。这些礼物是:一瓶杜松子酒用红色枣木塞着口(红色表示生长),一块羊颈项上的羊皮。媒人到女家后,将礼物放在炕上的小桌上,很恭敬地向着女家的人行礼。他们不用说什么,大家便明白来意了。于是请喝茶,抽烟等,倒过杜松子酒后,媒人便开始说明他的任务。他说,你们的姑娘既然决定要嫁给我们的孩子了,那么我来这里请一个日子,并且商量一下应有的礼物和一切安排的仪式。[11]

于是他们选择一个吉日。选定之后,彼此行礼,媒人便回到男家去向他们道喜,说女家的人怎样好说话。

在媒人到女家去之先,男家找两个善说能道的长者同去,为的是使他们帮助媒人说话。他们喝茶饮酒,男家尽力招待,想使他们叫自己方面少花费一些。

他们照例带着几瓶酒到女家去,女家也请好了两位长者来帮助磋商。酒一喝,他们就开始了。两方所请的人都是最能说话的,他们的磋商完全和汉人不同。

土人在谈话时,一个人有时可以连说上十分或十五分钟,没有人去阻止他,他们在那里争论许多小事。他们用了极郑重的态度来讲说那些细琐的事,同时他们的助手也提起了精神,津津有味地听着。一个接一个,简直说不完。总之,他们知道他们是对手,各站在各的立场上来争论。但按他们的风俗,他们一定要争得很高明,一方面要求种种办不到的事,一方面则还价少到可笑的地步,最后,他们还是依照旧例决定。

中等人家(我说的是一九一五——一九二〇年间的事)他们决定给女家的是:

二十四串钱(一串钱在那时约值一元钱,一元钱约合三个法郎)。

二十四匹布,为作衣服之用:十二匹质料较好的做外衣,十二匹较次的做内衣。颜色有绿的,黑的,红的,紫的等等(八尺棉布相当一匹中国布)。

一匹雌马,经过一番争辩后,他们规定好马的年龄及品质。

他们都极重视族中的风俗,依风俗结婚不能没有马的。但是穷苦人家因没能力置办,便不得不违俗。不过这风俗依旧如故,大家一样的重视它。

img

土人结婚时院子的布置
1 放着两盏灯的桌子 2 红毡 3 茶几
4 主仪人的座位 5 放礼物的桌子

一般富裕人家所给的是:

二十五块钱,

十六匹或二十匹绸或缎,

六十串钱,

再加一匹雌马。

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形,我有一次看见他们给五十串钱、两匹布、一匹马、两头牛;还有一次是给二十四串钱、十四匹布及一匹马;另有一次是给三十串钱、十八匹布及一头牛。

婚价说妥之后,这番手续就算结束了。男家说客们告罪说:“我们得承认这商定的礼物不是我们最初所料到的。但是,不管这些,我们预祝你们女儿的幸福;男家一天比一天富起来,你们女儿也一天比一天幸福;将来你们两家都要变成世界上最富的人家。你们女儿的这门婚事非常吉利;男家待她一定更好;总之,无论如何,你们总是希望女儿幸福的。”接着他们就说许多话来称赞那姑娘和她家,并预言他们的前途是怎样美满。于是全家都很满意的结束这次磋商。

但是他们还留一条后路,因为怕男家不同意他们所决定的,他们向男家说尽了世界上所有的苦衷,使男家能接受他们的意见。他们回去时,从女家带回两瓶酒、三尺绿布和三尺绿头绳。

这时候男家简直等候得不耐烦了。他们推想派去的说客现在一定在争辩什么了,特别是悬挂最后的结果。等一会他们回来了,滔滔不绝地讲述他们怎样能干,怎样争取他们最大的便宜;他们更说达到这个地步是怎样困难,接着就说这未过门的媳妇是怎样可爱……

普通男家总是接受并承认这些规定;但也有再派人作第二次磋商。不过这一次就没有多大的争执了,讲不成的例子极少见。

我们可以注意的,就是当他们娶一个少女时,只有一个媒人,没有婚书,连一个礼物的清单都不用;但是娶寡妇时,则有两个媒人,并且要有一张婚书,由双方的父母及媒人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