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结婚的日期;商议最后的安排

8 规定结婚的日期;商议最后的安排

当姑娘到了结婚年龄,按照风俗男家的母亲,也有时是父亲,但不常见,要带着照例的礼物来拜访女家。她带的礼物是:杜松子酒,八个或十个馒头,四尺红布。媒人并不陪她同去。

普通这种拜访多在八月十五那天宴会日履行。男家的母亲到女家打开礼物后,便向女家的人叩头行礼,但是女家的人多半阻止她。预备了茶和馒头招待她。她把自己带来的杜松子酒倒给每个人喝,表示这次来的使命是很重要的。过一会她便谈到婚事,并要求女家定一个结婚的日子。

一般的规矩是女家在这时要托辞拒绝的。“女儿是多么可爱,孝顺父母,又这样忠诚,决不要离开的。”他们要求再迟延两三年。那女孩这时要在灶下大声地哭……商议的结果,他们眼睛里含着泪答应了。

几天之后,男家就请了一个汉人算命的,或是一个红喇嘛,及女家的两个人,她的父母和媒人来。在挑选吉日时有很大的争论,因为这择吉的事对于两亲家的幸福都有关系。这种选择常是很慎重的。

在李土司家里,三月和九月里是不结婚的。以前他们掌权时,这地方的人都是这样。但是现在这风俗已渐渐被抛弃了。

结婚日期规定之后,他们便开始讨论最后的安排。富人在结婚那天要举行一生中最讲究的仪式。这仪式的内容是两家经过激烈的争辩后决定的。

女家说:“我们答应让女儿那天过门,已经是牺牲了,那么结婚所用的东西你们是不是完全负责呢?你们为我们的女儿预备了银冠和外衣内衣没有?”

他们非得要求很多,才能得到一点。婆婆就道歉说:我们很穷,家运又坏……可是她起誓说为这媳妇已经花费不少的心血了。……这时媒人便出来调解。他们预备羊和菜。

中等人家普通第二次给未过门媳妇的有下列这些东西:

一个铜冠

几对耳环,银的或铜的镀银

一件布料短褂

一条布料裤子

一双鞋底上用的高底

一条结婚那天头上蒙的红布,还有一条绿布。

富裕的人家多半给一个银冠或镀银冠,一对或两对银耳环,几件绸衣服。如果男家十分富有,他们的花费就更多。

讨论过这些后,便讨论筵席。女家要求把他们的亲戚都请来,这样便须请二十四至一百个客人。媒人提议请四十个客人就够了。在富有的人家多半请一百多客人。

但筵席是什么样的呢?女家要求用汉人的席,十二个或十六个大碗。“我们不能丢脸,至少你们得给我们这些,我们已经让了那么多步,这一点可不能再不照办了”。媒人起来说:“还是我来圆场,使两家都满意。我希望你们赏我脸到底。三番两次我们都商量妥当了,希望这次还是这样。你们看,吃一顿汉席需要多少碗,我们这里也不常用的,而且还需要一个好厨子,我们到哪里去找?为了这汉席还得一个厨房,哪里有呢?最后,我们又不是汉人,还不如依照我们祖宗的风俗,来一顿本地大宴呢。我说杜松子酒一定要预备上好的,多多的预备,每人合二斤,预备的羊也得又肥又大。……”一切的安排就这样决定了。

其实在争论之先,争论的结果谁都知道的,但是非争不可,不这样显不出自己的隆重,并且饶舌闲谈是没事做的人的最好消遣方法。

结婚仪式多在庄稼收完后,十月,十一月,或十二月里举行。那时候家畜也长肥了,仓房也充满了谷类,可以拿出一部分来造酒。有时富人愿意显示自己的富裕,偏在五月,六月,或七月里替儿子结婚。这些月份普通常称为“空月”。[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