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石材|

|二、石材|

赣南围屋建筑材料中的石材主要有条石与鹅卵石。条石有花岗岩与红砂岩两种。花岗岩在当地一般被称为麻条石,较红砂岩更坚硬,且不易风化,但因开采难度大、运输不便,主要用于建造富贵人家围屋的墙基、柱础、门窗的外框、外墙的转角以及天井、排水沟,偶尔也用于门前主干道辅路。龙南市桃江乡的龙光围整个外重墙体都是用大块的麻条石砌筑而成的(图4-2),这是特例,因为离此不远的下左坑就有一座麻条石山,可就地取材。红砂岩是一种容易风化、脱皮的石材,不够坚硬,但由于颜色与红漆相配,比较喜庆,加上容易雕刻装饰图案,因此,在清代中晚期的民居建筑中被大量使用。

图4-2 龙光围的麻条石墙

鹅卵石是形状、大小不一的石块,非常坚硬。赣南山区多小溪,溪流的河床中多鹅卵石,这些鹅卵石都是经水流长年冲刷出来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鹅卵石对并不富足的山区居民来说,是一种只出力不用出钱的材料,十分经济。因此,我们在赣南一些靠近河床的村落,常可看到用鹅卵石砌墙与铺地的民居。比如龙南市武当乡岗上村的围屋群(图4-3),全部墙体是用鹅卵石砌筑。但在大多数村落,鹅卵石只是用来做承重的墙体,砌到离地面0.6~1.5米处,上面墙体砌的还是青砖或泥砖。鹅卵石不仅大量用于砌墙,还广泛用于铺砌围屋内的天井(图4-4)、檐阶过道、门坪等易受雨水打湿的地方。特别在围屋厅堂大门前的门坪上,常可见到拼成各种花纹图案的鹅卵石路面(图4-5),融工艺性、实用性(耐磨、防滑、吸水)于一体,成为赣南围屋民居的一大地方特色。

图4-3 岗上村围屋的鹅卵石墙

图4-4 东生围的鹅卵石天井

图4-5 鹅卵石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