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工作与基础技艺
赣南在营造围屋时,一般在动工之前,东家都需要筹谋计划好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具体内容:选址定位、买地换地、择吉日、定工匠、画线、开基槽、打石脚、砌台基。
1.选址定位
选址定位是围屋营建的第一步。这项工作在当地叫“行地”,就是带地理先生行走于乡野山间,去寻找风水宝地。自然生存环境良好与否、家庭经济实力雄厚与否、周边社会人文环境对自己及后代的影响大小以及古代风水观念都深深地影响宅基地的选择。这几大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终决定着宅基地的选取。地理先生会用风水术择算房屋的位置与朝向。
2.买地换地
从明太祖朱元璋实行黄册制度起,土地私有制在明清时期是受到官府严格保护的。围村与空心围屋的营造,由于涉及全村的公众安全,要占用的土地由村民集体商定,一般个人或家庭都得服从集体,所以比较容易解决。而实心围屋则不一样,由于是由个人或家庭单独营造,要占用别人家的土地,特别是那些田心围占用的是别人家的良田,要取得土地所有权就比较困难了。所以我们从围屋营造史料中可以看到,很多大型围屋如关西新围与东生围的建造,在解决土地所有权的问题上都是几经波折,并不是有钱就可以买到房基地的,要么建造者拿自家的更多土地去交换,要么很有耐心,想方设法去感化原地主,才能取得土地所有权。有的实在协调不下来,建造者只能建成不对称或不规则形的围屋。
3.择吉日
土地问题解决后,就可以请地理先生挑选房屋动工的良辰吉日了。择吉日首先需要选择建造房屋的合适年份或季节,其次需要根据主人的生辰八字推算合适的日子。
4.定工匠
定好了动工的日子,就开始请主墨师傅。房主一般要遍访邻居或了解周边规模相差不大的房屋建设情况,边看边在心里评判这些已建房屋主墨师傅的技艺水平。如有符合自己心意的主墨师傅,便与其商谈有关房屋营建的基本问题,根据商谈结果来决定是否延请该师傅。
主墨师傅定好后,一般就由其组建工匠队伍,一般队伍由五六人组成。主墨师傅是整个工匠团队的带头人,也是营造设计的主导者与筹谋者,负责设计和绘制房屋的主要构架尺寸,其他人都听他指挥。二墨师傅在其基础上绘制榫卯尺寸等细节部分,其他工序负责人如泥水匠及石匠等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共同协助主墨师傅完成新房的策划设计与营建施工。
5.画线
主墨师傅按之前与东家商量确定的需要建造房屋的间数多少、大小,立棒开线,沿线画好石灰图。如有必要,还可以在正栋屋两侧对称加盖横屋。横屋与正屋间设门廊,巷道、天井相连,从而构成一座人们常说的所谓“九井十八厅”式大组合房。
6.开基槽
画好线后,就可以起符,破土开挖了。开地基一般采用沟槽形式,以墙宽的1.5~2倍定槽宽,深度是要开挖到老土(生土)为止。如土质十分疏松的话,那就要采取打桩或梯形砌筑的办法处理。打桩一般用直径10厘米以上的坚固耐腐的松木做桩,桩的平面布置是梅花形的,五个为一组。梯形砌筑是指土质疏松的地方最下面一层最宽,越往上越窄,铺至地面与墙同宽。
7.打石脚
开好地基后,就开始砌墙脚。赣南称砌墙脚为“打石脚”或“窖墙脚”“起脚”(图5-1)。与北方常见的用青砖砌地基不同,赣南主要采用片石砌筑,用大小、形状不一的片石去堆砌,越下面的片石块头越大,再在上面铺石灰拌砂浆,目的是让沙石填满片石之间的空隙,增加基础垫层的密实度,也可以起到防潮的作用。
图5-1 开地基打石脚
8.砌台基
基础垫层铺设完毕后,开始砌筑台基部分。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包括墙基和柱基。根据建筑形式的不同,墙基采用不同的材料和做法。赣南围屋的外围墙基大多采用夯筑沙石三合土或砌红条石,也有砌鹅卵石的;围内房屋的墙基则砌青砖或鹅卵石。砌至室内地平线下约5寸,用条石作压面石,上皮与室内地面平齐。
在砌筑地基与台基时还需同步挖好天井内的排水暗沟。赣南人认为排水“宜曲折如生蛇样,出去便佳”。水不能直流,如直流为“水破天心”,水不能横过,如横过,亦为“水破天心”;水不宜“八”字分流,为“散财耗气”;水不宜从门下穿出,如从门下穿出,则主财散贫穷;水不能从门下斜出或直出而不曲者,名“抱抢煞”主凶;水忌穿房,一穿房,则此屋难住;也忌穿厅梁正中及门下进出,则虚耗水穿大门,则更凶。所以在砌筑地基时,营造师傅要根据地理先生定下的流水走向砌筑好排水暗沟。暗沟一般是用青砖砌筑,三合土勾缝,宽约一砖长,深30~50厘米。室外天井、明堂四周的散水明沟一般采用条石或青砖铺设。
动土平基后,围屋若是用石质门框则同步砌筑,如是木质门框则可后做。石质门框主要包括踏步、门踏底、两根方石柱等构件。石构件应保持表面洁净,不得留有灰迹、污痕。石料的表面不能有裂纹、残边及水线等缺陷。各种石构件的安装应按设计位置与尺寸安放平整,灌浆严实、勾缝均匀,细石料安装时要用桐油灰抹缝、旧锅铁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