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拔“白点”,攻围屋|
2025年09月27日
|三、拔“白点”,攻围屋|
在土地革命到来之前,赣南北部的雩都、兴国、宁都、石城、瑞金、会昌等地(中央苏区核心区域)围屋数量非常可观,而今现存者较少,主要是因为苏区时期红军打掉和拆除了很多围屋。
1927年8月南昌起义之后,南撤到江西南部的革命队伍就已知道赣南土豪围寨的“厉害”。
1931年10月至1933年1月,是红军集中主力部队攻打中央苏区腹地土豪围寨的高潮阶段。1931年9月中国共产党取得第三次反“围剿”胜利。中央苏区大体形成。但是,在中央苏区内部,特别是在其最核心的地带,即连接赣西南与闽西苏区的兴国、于都、宁都、石城、瑞金等地的广大乡村地区,大量土豪地主武装盘踞在各处土围山寨中,不仅严重威胁着中央苏区政权的巩固,也影响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1931年10月至1932年2月,红军“消灭了于都、胜利、宁都、石城等地土围石寨大小二百余处”。江西苏区乃打成一片,“白点”围屋被消灭了95%。至1933年1月,红军陆续攻破雩都北乡赖村(今属宁都县)附近的一系列土豪围寨,由此基本肃清了中央苏区腹地(包括石城、瑞金、于都、宁都、兴国等县)的“白色割据势力”,从而进一步巩固了中央苏区政权。
1933年1月以后,红军攻打土豪围寨的斗争集中在中央苏区南线的会昌、安远、寻乌等县。这一连串的斗争使南线的土豪围寨势力受到了沉重打击,不仅有力地巩固了中央苏区后方政权,还扩大了整个中央苏区的范围和战略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