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

|一、门|

赣南围屋的内外门,一般都是双开(正门)或单开(侧门、内门)的实榻或穿带式板门,较粗犷,只求结实、安全。但若为富贵人家住所或祠堂建筑,毕竟门是主人的脸面所在,正门一般都有所装饰,如雕饰牌楼式门头、门面,精制门廊、门簪、月梁,设置抱鼓石等,或者贴“门联”“门榜”(图5-2)。“门榜”特别流行于赣南原南安府所属县区,如上犹、南康、崇义等县。在大门的匾额上,大多书有昭示其姓氏家族的渊源郡望地或显示其为高贵门第、先贤能人之后的题名。如张姓便书“清河世泽”、黄姓书“江夏渊源”、孔姓书“尼山流芳”、曾姓书“三省传家”、刘姓书“校书世第”,还有书“大夫第”“司马第”等内容的。它与“堂号”的区别是:“门榜”标榜于外(大门门额上),“堂号”彰显于内(悬挂于厅堂之上)。

图5-2 围屋大门的“门榜”

赣南围屋的对外大门,除个别大围屋外,一般只有一个。大门是防御性民居的薄弱环节,故在加强门的防御设计上,主人可谓费尽心机。首先,大门的位置一般设在近墙角处,这既有利于将其纳入炮楼的监护之下,还有利于一旦大门被攻破,主人尚可在外敌通往围内一道道巷门窄路进入主体建筑的途中对其进行阻击;其次,门墙特别加厚,门框皆为巨石制成,许多门框上还有横竖栅栏杆,俗称“门插”,以防大白天遭不测。厚实的板门上包钉铁皮,后有粗大的门杠,板门后大多还设有一道闸门,闸门后还有一重便门。为防火攻,大多围屋在门顶上还设有水漏。

围内的房门或巷门则与普通民居的门差别不大。一般正堂的门是双开两扇木门,左右偏室的门是单扇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