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劳动》简介
《数字劳动》这本书是由创作的,《数字劳动》共有50章节
1
序一 “数字劳动”新解
张涛甫 如今,世界似乎变得愈加复杂了。一因世界本来就复杂,洞穿世相,远非常人所能,“在世之在”非人之目力和脑力所及;二因人把世界弄得复杂。人为之因增厚了人世之果...
2
序二 重估米尔德里德的活计
罗小茗 在《华氏451度》中,科幻小说家雷·布拉德伯里为一对夫妻安排了两种不同的工作/劳动模式。 第一份工作是消防员,这是主人公蒙塔格的职业。不过,在这个虚构的...
3
导言 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数字劳动研究
在20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左翼思潮影响下,重新发掘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理论对传播学科的意义成为当时理论转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通过20世纪70年代著名...
4
一、 数字劳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新现象与新理论
全球发达经济体中资本主义的基础正在从工业制造转向服务业和信息业,对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的征用成了这个转型过程的根本驱动力。数字技术既为新的网络经济提供必要的技术...
5
二、 本书结构与主要内容
本书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聚焦数字劳动的理论前沿,旨在对数字劳动展开全面且深刻的学理分析,在系统地阐述数字劳动内涵和研究现状基础上,为读者细致梳理和全景展现数字劳...
6
上篇 数字劳动与理论前沿
...
7
第一章 数字劳动:劳动与媒介化的交叉视角
以后福特主义的弹性积累(flexible accumulation)策略为背景,(1) 一部分劳动由企业被转移至整个社会进行,并由此显著地改变了工作与休闲、职业...
8
一、 数字劳动与劳动的“媒介化”
(一) 概念之林 当前传播研究中关于劳动问题的概念混乱,在前文中已有体现,实际情况则远非如此简单,许多研究所使用之概念皆有交叉关系,并且针对同一现象,研究者往往...
9
二、 媒介的“劳动化”:你使用媒介,还是媒介使用你?
在考察了劳动的媒介化过程之后,我们将回归数字劳工理论的本源,来探讨网络用户所贡献的免费的生产性消费活动。网络用户作为数字劳工研究最初的分析对象,在理论上不会遇到...
10
三、 可能的未来:非异化劳动之实现
如前所述,资本并不是“赤手空拳”地造成了当下的全部后果,而媒介技术本身也不可能“单枪匹马”地引发一切变革,灵活用工关系的秘密不过是资本主义积累体制演变的结果,以...
11
第二章 全球数字劳动研究的现状与中国语境
传播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传播领域的应用和延伸,始终秉持着其母体学科的基本理论出发点之一,即将劳动视为价值的源头,并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理解建立...
12
一、 全球数字劳动研究的现状
(一) 制造和服务业中的数字劳工 传播政治经济学指向的劳动研究并不天然带有脑体之分,即“劳心”与“劳力”之间并不截然对立,这同样适用于对数字劳动的分析过程。在此...
13
二、 数字劳动与中国语境:本土学者的思考与贡献
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社会的协同作用下,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同样面临数字劳工大量涌现的现状。如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等所言,中国经历的是“压缩的现...
14
第三章 零工经济、数字劳动与“不稳定无产者”
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在世界经济论坛上首次提出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概念。他认为: 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先用水和蒸汽让生产机械化,再用电力让生...
15
一、 零工经济的全球热潮与零工工作的勃兴
当前,零工工作作为一种新型用工方式在全世界流行起来,零工经济也随之孕育而生,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依托于互联网和承担零工工作的自由职业者,后者在数量、规模和影响力方面...
16
二、 零工经济、数字劳工的困境与“不稳定无产者”的形成
经济学家从未吝惜他们对于“零工经济”的赞美之词。在他们看来,这种以人为本的经济模式,可以使劳动者按照自己的时间和安排来选择工作——这打破了传统“朝九晚五”工作方...
17
三、 零工经济劳动者困境的多元化解决策略
(一) 零工经济劳动者的维度 首先,零工经济劳动者在面对互联网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革命时,需要在掌握最新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加强与科技互补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不断提高...
18
第四章 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劳动与工作/后工作世界的未来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硬件设备和算法的快速迭代,作为新一代技术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从基础研究、技术转化到产业应用都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经...
19
一、 替代与创造:众说纷纭的现状
2016年,欧洲工会研究院(European Trade Union Institute)对欧盟国家就业市场受人工智能的冲击进行了评估,估算结果显示欧盟国家平均...
20
二、 新“卢德运动”会出现吗?
除技术因素外,影响整个就业市场变动和劳动转型的还有非技术因素,如人机关系、劳动力结构、全球价值链与劳资关系。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条件下新“...
21
三、 后工作世界人类社会的收入分配
上述所有探讨,都是建立在当前“弱人工智能”阶段之上的。随着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可以利用庞大的数据集,在自我学习、自我适应、自我归纳、自我创新...
22
下篇 数字劳动与在地经验
...
23
第五章 全球外包、数字劳动与劳动控制
2005年,全球最大的网络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推出了亚马逊土耳其机器人(Amazon Mechanical Turk,MTurk),旨在搭建一个新型的、标准化的在...
24
一、 全球外包实践与众包平台的兴起
“外包”并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或一种全新的实践。(2) 20世纪90年代以降,新自由主义政策的盛行加速了资本、商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如在传统的制造业,...
25
二、 在线众包平台的运作机制与劳动控制
(一) 在线众包平台的运作机制 在线众包平台的运作机制是指:用一定的结构方式,把在线众包平台的运作主体与工作流程组织和联系起来,使它们协调运行进而达到最优效果的...
26
三、 网络社区:来自托客的回应
理查德·爱德华兹(Richard Edwards)指出:劳动者并不只是控制的被动承受者,而是具有能动性和自为意识的主体,他们往往对控制做出积极的回应。(49) ...
27
四、 小结与展望
美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学家之一托夫勒基于对技术乌托邦的想象,对未来的人类社会这样描述道:家家户户成为田园般的“电子小屋”,科技的发展使远程工作成为可能,人...
28
第六章 众包新闻、数字劳动与灵活积累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技术产品的普及为普通网络用户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发布工具与平台——网民自主发布的内容不仅对传统新闻采编的时效性造成巨大的冲击,而且因其更容易营...
29
一、 众包与众包新闻
(一) 众包 美国《连线》(Wired)杂志记者杰夫·豪(Jeff Howe)于2006年首次提出了“众包”的概念,即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
30
二、 资本积累、劳动力后备军与灵活用工
(一) 资本积累与劳动力后备军 在《劳工的力量:1870年以来的工人运动与全球化》(Forces of Labor: Workers' Movements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