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数字劳动研究

导言 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数字劳动研究

在20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左翼思潮影响下,重新发掘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理论对传播学科的意义成为当时理论转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通过20世纪70年代著名的“盲点”论争,劳动、剥削、商品、拜物教、阶级分析等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重回学术分析视野。(1) 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滋养的传播政治经济学自产生之初,就致力于将其研究对象置于具体的社会历史进程与变迁之中,并以此探讨整体的社会结构性力量如何影响传播实践,强调历史性、整体性、结构性在传播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意义。(2) 换言之,有别于以行政和市场导向为策略,以媒介分析、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为重心的美式行政主义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聚焦市场结构、传播技术、公共政策、劳动关系如何形塑媒介产业和具体的传播实践,探究媒体和传播系统如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勾连,并与宏观权力秩序发生互动和彼此影响的过程。(3)

当前,数字技术正在以不可思议的发展速度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场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深远地影响着当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尤其是大众传播与社会互动模式。在此背景下,传播政治经济学关注数字技术在全球社会引发的种种新现象,持续聚焦包括阶级、社会性别和数字劳动在内的诸多经典的政经议题和范畴。(4) 一方面,通过对数字技术快速发展语境下的经典政治经济理论的再发现、回应与展望,传播政治经济学不断拓展其理论视野与实践空间,展现了其对正在转型的全球社会及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快速迭代极具阐释力的分析与重构;(5) 另一方面,相关研究旨在重新发现马克思经典理论的独特价值,揭示出阶级、社会性别和数字劳动等议题和范畴对当下传播研究的重要意义,致力于剥去后资本主义时代全球社会表面的同一性,成为传播政治经济学新的学术生长点和理论创新之可能的源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