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哲学的世界

第三节 走进哲学的世界

一、哲学宇宙中闪耀的群星:哲学家及其代表思想

哲学大师是一个哲学流派的灵魂,也是一个哲学流派的核心。他们或是一手创建了这个流派,成为某种学说的创始人;或是一个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对流派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下面将对部分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家进行简单介绍。

(一)西方哲学家

1.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Thales)

古希腊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也称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水是世界的本原,是古希腊第一个探究万物本原的人。这一命题开创了人类认识的一个新时代,拉开了从哲学角度审视世界的大幕。

2.万物都是数——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数学家、科学家,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创始人。他第一次将哲学和数学结合在一起,列宁曾评价他是“科学思维的萌芽同宗教神话之类幻想间的一种联系”。

雅典科学院的苏格拉底雕像

3.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Socrates)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开创了哲学新的领域,从“自然哲学”发展到“伦理哲学”,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他与学生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4.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柏拉图(Plato)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数学家,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概念论和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主要代表作品有《对话录》《理想国》等。

5.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马克思称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其代表作《形而上学》为西方哲学思想奠定了基础。

6.知识就是力量——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他从根本上批判了自古希腊以来的学术传统,并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一系列原则,制定了系统的归纳逻辑,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英国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创始人”“整个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论科学的增进》《学术的伟大复兴》等。

弗朗西斯·培根

7.我思故我在——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

法国著名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神学家。他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认为人类应该可以使用理性进行哲学思考,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融为一体,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黑格尔称为“近代哲学之父”,被广泛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

8.心灵是一块“白板”——约翰·洛克(John Locke)

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是经验论的集大成者。洛克是第一个以连续的“意识”来定义自我概念的哲学家,他认为人的心灵开始时就像一张白纸,而向它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观念)。其开创的经验主义被后来的乔治·贝克莱以及大卫·休谟等人继续发展,成为欧洲的两大主流哲学思想。

9.经验沉默了——大卫·休谟(David Hume)

苏格兰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他建立了近代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认为我们相信因果关系并非因为其是自然的本质,而是长期的习惯和经验导致。被认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及西方哲学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10.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康德(Immanuel Kant)

德国著名作家、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他结合了欧陆的理性主义和英国的经验主义,结束了唯理论和经验论持续了几百年的论战,完成古典法哲学向现代法哲学的转变。其学说对于近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其所著《纯粹理性批判》,标志着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是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被视为近代哲学的开端。

11.完全自我的绝对精神——黑格尔(G.W.F.Hegel)

德国哲学家。他把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其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其发展过程及其规律,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是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统一。他建立了世界哲学史上最为庞大的客观唯心体系,极大地丰富了辩证法,其思想被很多人认为是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

12.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

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提出并发展完善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站在人类社会历史总体发展的高度,阐述了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者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为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指导,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13.上帝死了——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德国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对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对后来的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

14.人类行为的理性化——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认为哲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相同,而哲学家的工作就是发现一种能够解释世界本质的一种理想的逻辑语言,并由此出发建立了逻辑原子论和新实在论,是现代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15.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

犹太哲学家,是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其研究领域主要在数学哲学、精神哲学、语言哲学等方面,他主张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整个文明的基础,哲学的本质只能在语言中寻找,为哲学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

16.生活世界——胡塞尔(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

20世纪德国著名作家、哲学家,现象学的创始人,同时被誉为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初期提出了一套现象学描述方法,即通过直接、细微的内省分析,以澄清含混的经验,从而获得各种不同的具体经验间的不变部分,即“现象”或“现象本质”。后期深入到为哲学和科学奠定普遍基础的现象学观念。对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萨特这些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17.向死而生——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他认为个体就是世界的存在,并终其一生致力于对“存在”意义的追问。其哲学思想对于现代存在主义心理学具有强烈的影响,对以后心理治疗领域的发展,亦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18.存在与虚无——萨特(Jean-Paul Sartre)

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方社会主义最积极的倡导者之一。他认为“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的深化”,主张人的问题才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其主要哲学著作有《想像》《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方法论若干问题》等。

(二)我国古代哲学家

1.道法自然——老子

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代表作《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论著。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认为“道”创造并支配天地万物。“道”是万物的本原,即为客观自然规律,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对中国哲学发展有深刻影响。

2.仁者爱人——孔子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他虽主张“述而不作”,却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哲学思想体系,其哲学思想的源头是原始人本主义。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大。

3.人性本善——孟子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其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认为“天”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一书中所表现的关于认识论的理解,包含着许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4.轻物贵己——杨朱

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杨朱主张“为我”“贵己”“轻物重生”等观点,是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在战国时期与儒学、墨学相抗衡。他的见解散见于《列子》《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对后世影响深远。

5.兼爱非攻——墨子

春秋末期战国初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作为认识的唯一来源,并认为需把得到的知识加以综合、整理、分析和推论,方能达到“明”知的境界。墨子还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体系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墨辩、古印度因明学、古希腊逻辑学并称古代世界三大逻辑学。

6.无用之用——庄子

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并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在思辨方法上,把相对主义绝对化,转向神秘的诡辩主义。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7.天人之分——荀子

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他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学说,主张以儒学为主,道、墨为辅,是先秦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了著名的“天人之分”理论,以理性主义眼光重新审视自然现象和社会治乱之间的关系,并认为两者毫无内在联系。割断了先秦时期自然与社会之间神秘的联系纽带,突破了长期以来僵固不变的思维模式,具有变革意义。

8.天人感应——董仲舒

西汉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董仲舒兼采阴阳家、黄老道家的思想,引入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于儒学之中,形成天人哲学体系[11],对社会的思想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9.元气自然——王充

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立论宗旨,丰富和发展唯物主义的气一元论,开创元气自然论,并以事实验证言论,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

10.格物致知——朱熹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提出“理”是万物开始的主宰,世间万物生成于“理”,遵从于“理”,归结于“理”。是我国古代客观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

二、哲学其实很有趣:经典哲学命题

(一)缸中之脑(Brain in a Vat)

“缸中之脑”是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1981年在他的《理性,真理与历史》(Reason, Truth and History)一书中阐述的思想实验。其内容是:想象有一个疯狂科学家把大脑从你的体内取出,放在盛有某种生命维持液体的缸中。将大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到一台能产生图像和感官信号的电脑上,电脑按照程序向大脑传送信息。因为你获取的所有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都是通过你的大脑来处理的,这台电脑就有能力模拟你的日常体验。如果这确实可能的话,你要如何来证明你周围的世界是真实的,而不是由一台电脑产生的某种模拟环境?这个思想实验涵盖了从认知学到哲学到流行文化等各个领域,至今仍然无解。

(二)薛定谔之猫(Schrodinger's Cat)

薛定谔之猫

“薛定谔之猫”是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试图从宏观尺度阐述微观尺度的量子叠加原理问题,是量子力学领域中的一个悖论。其内容是:一只猫和少量放射性物质一起被封闭在一个盒子里。在一个小时内,该放射性物质有50%的概率衰变并释放毒气,杀死猫。同时也有50%的概率不衰变,猫将存活下来。根据经典物理学,在盒子里必将发生这两个结果之一,而外部观测者只有打开盒子才能知道里面的结果,所以在盒子被打开前,盒中的猫是既死又活的。随着量子物理学的发展,薛定谔之猫还延伸出了平行宇宙等物理问题和哲学争议。

(三)中文房间(The Chinese Room)

“中文房间”最早由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John Searle)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这个实验要求你想象一位只说英语的人身处一间房间之中,这间房间除了门上有一个小窗口以外,全部都是封闭的。他随身带着一本写有中文翻译程序的书,房间里还有足够的稿纸、铅笔和橱柜。写着中文的纸片通过小窗口被送入房间中。虽然完全不会中文,但房间中的人依然可以使用他的书来翻译这些文字并用中文回复。希尔勒认为通过这个过程,房间里的人可以让房间外的任何人以为他会说流利的中文。

(四)猴子和打字机(Monkeys and Typewriters)

“猴子和打字机”实验也被称为“无限猴子定理”,是20世纪初被法国数学家波莱尔(Emile Borel)推广的一个设想。其内容是,如果无数的猴子在无数的打字机上随机地打字,并持续无限久的时间,那么在某个时候,它们必然会打出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该设想被认为是用来描述无限的本质的最好方法之一,并且可以在数学上被证明。人的大脑很难想象无限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该设想则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这些概念。

(五)伽利略重力实验(Galileo's Gravity Experiment)

为了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速度取决于物体质量的理论,1589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当着其他教授和学生的面做了这个实验。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如果一个轻的物体和一个重的物体绑在一起然后从塔上丢下来,那么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快,两个物体之间的绳子会被拉直。这时轻的物体对重物会产生一个阻力,使得下落速度变慢。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两个物体绑在一起以后的质量应该比任意一个单独的物体都大,那么整个系统下落的速度应该最快。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至今仍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之一。

(六)忒修斯之船(The Ship of Theseus)

“忒修斯之船”,也称“忒修斯悖论”,是最为古老的思想实验之一。它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归功于不间断的维修和替换部件。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它就会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了。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原来的那艘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后来对此进行了延伸,如果用忒修斯之船上取下来的老部件重新建造一艘新船,那么两艘船中的哪艘才是真正的忒修斯之船?

(七)爱因斯坦的光线(Einstein's Light Beam)

爱因斯坦著名的狭义相对论源于他16岁做的思想实验。在他的自传中,爱因斯坦回忆他当时幻想在宇宙中追寻一道光线。如果他能够以光速在光线旁边运动,那么他应该能够看到光线形成“在空间上不断振荡但停滞不前的电磁场”。对于爱因斯坦,这个思想实验证明了对于这个虚拟的观察者,所有的物理定律应该和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观察者观察到的一样。

(八)定时炸弹(The Ticking Time Bomb)

“定时炸弹”是一个伦理学的思想实验,多被用于极端情况下,对“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用酷刑”说法的反驳。其内容为:一枚大规模杀伤性的定时炸弹隐藏在你的居住地并即将爆炸,爆炸将会导致半个城市的人伤亡,犯罪嫌疑人已被你羁押,你是否应该使用酷刑审讯以获取情报?这是一个道德上的两难问题。

(九)空地上的奶牛(The Cow in the Field)

“空地上的奶牛”是认知论领域中最重要的一个思想实验。最初被埃德蒙德·盖蒂尔(Edmund Gettier)用来批判主流定义的JTB(Justified True Belief)理论。它描述的是,一个农民担心自己的奶牛走丢了。这时送奶工来到农场,告诉农民他看到那头奶牛在附近的一块空地上。虽然农民很相信送奶工,但他还是亲自去空地,并看到黑白相间物证实了送奶工的话。过了一会儿,送奶工再次到了那块空地,奶牛躲在树林里,空地上还有一大张黑白相间的纸缠在树上,很明显,农民把这张纸错当成自己的奶牛了。问题出现了,虽然奶牛一直都在空地上,但农民说自己知道奶牛在空地上是否正确?

(十)电车难题(The Trolley Problem)

电车难题

“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个疯子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应该拉拉杆吗?该实验是1967年菲利帕·福特(Philippa Foot)在其发表的论文《堕胎问题和教条双重影响》中首次提到的。用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主要理论,特别是功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