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阅读推广实践

第四章 艺术阅读推广实践

北京大学图书馆电影艺术立体阅读

厦门大学“影像创意空间”

2017艺术与阅读高峰论坛·书偶文创大赛

宁波市图书馆的音乐主题馆——天一音乐馆

广东岭南童谣节

一、北京大学图书馆电影艺术立体阅读

2016年,北京大学图书馆举办了以电影艺术为核心的立体阅读推广品牌活动,致力于发现、推介、研讨和深度阅读最新的好电影,将目光锁定优秀的青年导演电影、学者电影(论文电影),邀请电影学者与专业影评人齐聚一堂,分析电影语言与电影的叙事艺术,对电影艺术展开立体、深度的阅读,让读者在活动中学习阅读电影、学会欣赏电影艺术,开拓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新领域、新方向。

电影艺术阅读推广活动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发现、展映、推介好电影系列活动,另一个是影评人进北大系列活动。发现、展映、推介好电影系列活动主要选取富有文化内涵、值得探讨的艺术电影进行展映,包括First青年电影展上获奖、获得提名的影片,也包括学者拍摄的“论文式电影”。电影是一种综合的艺术,欣赏这门艺术需要了解电影赏析的知识、了解电影理论、会分析电影的镜头语言、会解读电影的叙事艺术;要深度阅读一部影片,还需要了解电影的历史背景、导演的艺术理念以及电影细节中所蕴含的现实意义等。影评人进北大系列活动就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阅读电影、理解电影艺术而举办的讲座。

以电影艺术为主导的活动填补了阅读推广活动的空白,具有开创性。一些文化关键词的探讨活动对推动相关主题的书籍阅读也大有裨益。相对于世界读书日或读书节的活动,该活动不受时间的限制,可自主调节,易于形成品牌效应。可以说,本活动对于推动全民立体阅读、拓展全民阅读的广度、发掘全民阅读的深度具有借鉴意义。

二、厦门大学“影像创意空间”

厦门大学的艺术推广是依托“影像创意空间”得以实现的。“影像创意空间”位于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图书馆,以专业摄影棚为主,另有创意工坊、棋艺活动室、艺术展厅、艺术馆藏区以及多媒体体验室、光影坊等服务场所与设施,开展了众多极具特色的活动。

1.“棚摄”服务。读者只需在网络上预约就可以使用摄影棚的单反相机、专业造型灯等专业设备,自行拍摄写真照、证件照等各种照片,也可以单纯进行摄影技能的练习与探索。同时,图书馆还与学校摄影协会和生命科学学院“宣中娘”志愿者团队建立密切联系,每周一到周五晚上均有志愿者现场提供指导。

2.校园影像创意实践。在迎新季、毕业季、新年、校庆等校园特殊时间节点,图书馆依托校摄影协会推出一系列影像创意拍摄活动,给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2016年毕业季,图书馆针对毕业生推出“我爱你,再见!”系列活动。2016年4月校庆期间,图书馆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也由“影像创意空间”志愿者如实记录,还参与了《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图书馆宣传视频》的拍摄和制作。

3.影像拍摄及处理技能培训。图书馆每学期都邀请专业摄影教师以及理论与实践经验俱佳的摄影协会资深会员开展系列讲座,内容涵盖摄影与影像处理的方方面面。

厦门大学影像创意空间摄影棚

4.摄影比赛与经验交流。图书馆每年都会联合校区团委、学生会等相关机构举办全校性的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将在艺术展厅展出,部分优秀作品会被收藏,某些精品作品更是被学校选送参与更高级别的比赛。

5.艺术讲座、沙龙与展览。图书馆也很重视读者艺术理论的修养提升,通过邀请本校教师、校友、校外文化艺术领域名家等举办系列艺术讲座、沙龙。此外,图书馆不定期举办各种展览,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6.“琴棋书画”艺术素养创新服务。不定期播放歌舞剧、音乐会等音乐类节目,并开展棋艺培训和棋艺争霸赛。图书馆还联合学校工会与书画研究会,在每年的校园文化节、校庆、新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师生参与书画笔会和书画展览。

“影像创意空间”及相关创新服务为读者提供了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激发了其创新能力,提升了其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及人生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

三、2017艺术与阅读高峰论坛·书偶文创大赛

为营造书香校园“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全面阅读的热情,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2017年9月28日,全国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协作委员会、山东艺术学院、北京东方博古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可观艺术馆联合举办的“2017第三届全国艺术类院校图书馆艺术与阅读高峰论坛”开展了首届“我从书中来·穿越古典·创新再现”书偶文创大赛,以中国古典文学为核心内容,通过丰富的艺术形式,让书中的形象活起来,感染每一位读者的精神与生活。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研究——鹿王本生

大赛历经四个月时间,经清华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各大艺术院校的指导老师审慎选拔,共有平面类、立体类、多媒体类八十余件作品进入决赛。各位专家评委在此次大奖赛的作品评选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作品本身出发,结合作者的创作灵感,考量与原型的契合程度,以“我从书中来”为总出发点测评,打分,最终评审出金奖1名、银奖3名、铜奖3名、优秀奖20名,组织奖3名:

金奖:满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研究——鹿王本生》

银奖:王洪博《原物》、黄靖茹《怡红夜宴图》、孙羽茜《梦游天姥吟留别》

铜奖:杜逸飞《归》、张树轩《归隐》、李岩雪 王娇 俞璐《新精卫填海》

优秀组织奖:山东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

四、宁波市图书馆的音乐主题馆——天一音乐馆

音乐与阅读的交融,音乐与艺术的交织,以第三文化空间形式出现的公共图书馆音乐馆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天一音乐馆是宁波市图书馆内的音乐主题馆,以服务大众,提升宁波城市音乐文化品位为己任,于2015年1月10日正式开馆。

天一音乐馆面积共有300平方米,分音乐视听室和音乐欣赏区两大部分,分别配备了专业影音视听设备、大型3D投影屏幕和高品质专业蓝光CD播放器等专业设备。图书馆馆藏的音像资料及相关音乐书籍均免费向读者开放。

天一音乐馆(图片来自宁波图书馆)

天一音乐馆是市图书馆利用丰富的馆藏音乐文献资源,为市民搭建的一个鉴赏音乐、了解音乐文化、进行研究展示交流的平台。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天一音乐馆致力于将音乐与阅读融为一体,立足公益,不断凝聚社会力量,相继推出六大特色品牌活动,包括Mini音乐会、四季音乐会、“秋帆乐话,如是我闻”贺秋帆音乐文化沙龙、“和乐之道”东方音乐美学赏析、“针尖下的音乐”黑胶唱片赏析音乐沙龙、“走进交响的世界”以及主题音乐电影赏析等。

市图书馆负责人介绍,天一音乐馆还将不断推出各类特色服务,针对不同层次的音乐爱好者开展音乐精品欣赏、音乐知识普及、互动交流等活动,着重对音乐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保存,用数字化形式传承大量的音乐作品和研究成果,打造宁波高端的音乐文献和音乐数字化研究传承基地,把天一音乐馆打造成宁波音乐生态传承、学术传承、服务传承“三位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基地。

五、广东岭南童谣节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广大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热爱岭南的深厚情感,广东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省作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举办2017年岭南童谣节。

自举办2015年首届“岭南童谣节”后,广东全省刮起了“童谣风”,各地纷纷举办童谣比赛,100多首口口相传散落在民间的童谣得到了整理。很多学校、幼儿园增设了童谣教授课程。第二届岭南童谣节共设“童谣记忆”“童谣征集”“童谣传唱(诵)”“童谣展演”四大板块。除歌唱与舞蹈的表演形式外,还增加音乐剧、舞台剧、朗诵等元素,催生了更优秀的童谣作品。

岭南童谣扎根于岭南方言,具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它包括广府话童谣、客家话童谣、潮汕话童谣以及大量口耳相传充满俚语乡音的儿童歌谣。岭南童谣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与文学价值,俏皮童真的歌词中承载着时代的符号与成长的印记,能让孩子在传唱中产生身份认同感,是文化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