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阅读推广实践
一、兰州大学“走近哲学”校园主题教育活动
兰州大学“走近哲学”系列活动创始于2007年10月,是由兰州大学学工部、教务处、共青团兰州大学委员会、哲学社会学院主办,哲学社会学院团委和学生会承办的大型校园人文知识推介活动。旨在向全校同学介绍哲学,让同学们有机会了解哲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走进哲学这门古老而迷人的学科。
兰州大学作为综合性重点大学,要求各学科学生之间的交流要广泛,学生的视野要开阔,各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极力突破实用性学科划分对自身发展的限制,做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哲学是最基础的理论学科,可以为各学科学生之间的对话开辟广阔的空间。“走近哲学”系列活动的最高目标就是搭建这样一个交流平台。没有哲学的大学是不完整的,有哲学的大学听不到哲学的“声音”更是值得反思的。此次活动力图以哲学为切入点,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人文学科的内在价值,为校园文化建设助力。
兰州大学“走近哲学”系列校园哲学主题教育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12届,第九届“走近哲学”系列校园哲学主题教育活动于2017年10月29日至11月20日举办,以“游戏、技艺与精神”为主题,从哲学学科本身及其历史、当今社会理解哲学的程度、针对校园大学生群体的精神需求等角度普及哲学知识及哲学精神,切实加强哲学实践教育,为全省乃至全国各高校不同学科、专业的大学生搭建了解哲学、感悟哲学的通识教育平台。活动主要形式为开幕式及哲学嘉年华、哲家讲坛、“大方杯”国学知识竞赛、哲学知识对抗赛、哲学主题征文、哲史巡展、哲学与艺术主题音乐会、世界哲学日主题晚会、影视哲学,以及闭幕式,共计十项内容。
二、上海交通大学“哲学月”活动
2015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在120周年校庆之际,以“走进哲学,思考人生”为主题,拉开了为期一个月的“哲学月”活动的帷幕。为了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年于11月第三个周四举办“世界哲学日”的倡议,发扬交大深远而丰富的哲学人文传统,本次活动由人文学院哲学系牵头,联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精裕人文基金会、校图书馆、曦潮书店等共同主办,邀请了牛津大学、约克大学、首尔大学、拉奎拉大学、复旦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来校进行学术演讲,并同时配合一系列大中小型演讲、研讨会、学术沙龙、座谈会、图书展览等生动活泼的活动。
作为交大为数不多的以“哲学”为线索的人文通识活动,第一届“哲学月”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2017年4月28日,第二届“哲学月”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图书馆联合举办,包含“浪漫主义的深度”“哲学会走向终结么?”“生生不息:中国文化传统的生存论基础”“技术时代艺术何为?”“亚里士多德的自愿理论及其困境——康德哲学视野下的考察”等主题讲座以及“柏拉图之夜”哲学沙龙。2018年5月2日,第三届“哲学月”活动开幕,内容包括五场学术讲座和一场青年教师哲学沙龙。
上海交通大学“哲学月”活动是哲学系通识教育的延伸活动,旨在让哲学给交大学子带来思想与人生的启迪,回应时代对于每个人提出的挑战与诉求,在碎片化阅读与虚拟化生存的当下展现哲学沉思与论辩的魅力,为学生拓展哲学与文化视野。
世界哲学日简介
自2002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举办哲学日庆祝活动。2005年,应摩洛哥王国的建议,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这是一项将专家学者的学术工作与公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的公共庆典性哲学活动,宗旨是鼓励世界各国分享他们的哲学传统,促进哲学教学的发展,提高青少年对哲学的兴趣,加深了解哲学知识、认识哲学学科,使得更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哲学的魅力和内涵,使哲学真正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三、“酷思熊”儿童哲学阅读推广
近年来,“儿童哲学”这一概念正日益受到中国公众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中国教育工作者加入对儿童哲学教育理论的研讨和实践。从2014年开始,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伊顿纪德品牌联合开展了乡村儿童哲学阅读推广公益项目,在甘肃、湖南、湖北、四川、江西等16个省,46个市县,千余所偏远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开设儿童哲学课程。
酷思熊logo
项目团队设计“酷思熊”作为哲学童话的吉祥物,它是一只很爱思考的小熊,英文是COGITO BEAR。哲学童话教育的目标包括:(1)公民个人的品质。如仁爱、诚实、自立、尊严、权利、责任等;(2)公民的社会价值。如规则、宽容、公益、平等、和平等;(3)公民的社会技能。如沟通、协商、节约、合作、团结等。哲学课程的起点是对自我的探索,第一辑“魔幻森林”中,确定了自信、平和、简朴、坚毅和美丽五个品质,意味着每个儿童不论身在何处,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是美丽的小天使。之后内容深度逐步增加。
2017年7月,国内首套原创儿童哲学丛书《酷思熊》(共54册)在国家图书馆亮相。这套丛书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项目,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领域,涉及自立、诚实、团结、契约、平等、尊严等54个概念,从魔幻森林、昆虫家园、蔚蓝海底、可爱乡村四个场景展开故事。以动物为主角,用充满悬念和曲折的情节吸引小读者步步深入。丛书将孩子一生中可能遭遇的困境、挫折,以及由此产生的思考与行为方式巧妙地整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在童年时代就接触可理解的哲学,从而逐步具备思考的力量。
丛书出版过程中得到公益机构、学校、地方教育局和社区的支持。2015年6月1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扬州交通广播、扬州市竹西小学联合主办“天使的声音相伴童年——哲学童话音频发布会”,发布的20个哲学童话音频陆续送达全国1000多所乡村学校,惠及1万多名乡村儿童。11月29日,扬州交通广播电台和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中小学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感恩节哲学童话剧大型公益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一次爱心自驾——带车友一起去乡村小学;一场爱的联欢——与乡村小学孩子举行一场感恩节联欢会活动;一场爱的直播——“爱的互换时间”24小时特别直播活动;一档爱的节目——《亲子阅读时间》。
为了能够让儿童,特别是留守、流动儿童更加全面地发展,促进孩子优秀人格和良好品质的培养,扬州市开发区妇联与研究中心共同开展实施了“酷思熊”阅读计划。该项目在扬州开设了4个“悦读吧”,分别是梅苑社区家长学校、扬子津小学、宝亿制鞋厂安亲班、朴席中心学校。招募的志愿者为孩子们上儿童哲学课,参与“酷思熊”悦读吧的儿童以讨论、游戏、表演的形式共同学习哲学童话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