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阅读推广实践

第七章 科普阅读推广实践

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科普阅读推广

金陵图书馆“I·金图”科普数字阅读

首都科学讲堂

一、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科普阅读推广

为弘扬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养,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阅读活动,受到了小读者和家长的欢迎和喜爱。

1.“机器人展示”——聚集人气的科普活动项目。2016年馆庆当天,举行“机器狂欢日——馆庆二十年”机器人展示活动。活动由图书馆与广州市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主办,中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巴巴机器人活动中心协办。16台智能机器人排成方阵,与少儿图书馆吉祥物“悦悦”、无人机配合共舞,另外还有猜拳机器人、分拣机器人、魔方机器人的展示和互动环节。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还在6月中旬联合“比隆小镇”儿童科技创新教育机构进行机器人的现场展示,让孩子们感受高科技的魅力,引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2.“千师万苗工程”——蝴蝶培育科普系列活动。图书馆与广州市青少年科技中心签订“千师万苗工程”共建协议,组织千名来自各学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专家组成科技导师志愿团,让青少年在科技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2016年4月至5月,图书馆举办了4场与昆虫相关的活动,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和大学生志愿者向小读者剖析了蝴蝶的成长过程。为配合这些与昆虫相关的活动,图书馆特别推出“虫虫欲动”专题书架,推荐图书30种280册,直接带动了昆虫类图书借阅量的大幅上升。

3.“真人图书馆”——讲述万千世界神奇的生命现象。“真人图书馆”延续阅读真人图书的风格,推出“人与动物专题”,主讲嘉宾贴近小读者,从大型动物的生长环境、生理特征、食物链、性格特点、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介绍,加深读者对它们的认识。真人图书馆科普系列延续“求真、探索、新知”的宗旨,并添加一些小读者喜爱的元素,如动物速绘、有奖竞猜、阅读推荐等,把图书阅读、科普视频、讲解示范三者有机地结合,力求科普活动的多样化。

4.“科乐多实验室”——通过小实验解释物理和化学现象。图书馆联合广州科乐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演示读者喜闻乐见的科学小实验,引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热情。“纸的秘密”“冰淇淋大战火山”“表面张力大战地心引力”等实验活动让现场反响十分热烈,小读者在游戏和互动中对物理和化学现象增加了感性认识,激发对科学探求的热情。

二、金陵图书馆“I·金图”科普数字阅读

“I·金图”助推科普数字阅读案例是金陵图书馆科普数字阅读推广的一次实践与探索,通过挖掘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获得了首届中图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科普推广案例征集一等奖。2015年,金陵图书馆向社会推出了“I·金图”App,2016年又新建了“I·金图”微站。现今,金陵图书馆已构建出相对完善的“I·金图”数字阅读服务平台,主要开展三方面活动。

金陵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周现场

1.降低阅读门槛,提供线上科普数字资源服务。为满足广大读者阅读需求,方便读者不受时间地点的制约,除电子阅览室面向读者开放各类科普资源,还开通了线上数字资源阅览证的办理功能,使读者在馆外即可使用数字资源。

2.打造品牌,坚持开展科普数字阅读线下推广活动。图书馆依托“I·金图”平台中的视频资源,开设了线下科普数字阅读的阵地——微知堂,每月一期精选两三个视频节目推荐给读者,视频内容涉及环境保护、军事侦探、科技前沿、历史文化、生命科学、体育探险、天文航天等众多领域。工作人员也给现场的读者介绍“I·金图”数字阅读系统,并回答读者关于科普数字阅读的各种问题。

3.加强对外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推进科普数字阅读。金陵图书馆与南京市科协在2016年达成合作共识,整合双方优质文化科普资源项目,同时享用“科普闻道”和“书香金陵”两个栏目,读者只需手指点点就可以及时查看科协大讲堂的最新预告,在线观看近百部优秀的科普讲座,阅读精美且实用的科普杂志。

三、首都科学讲堂

首都科学讲堂于2007年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科普发展中心承办,每周一期,充分利用首都知名专家云集、国际知名学者往来频繁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以演讲、论坛、专访等形式,在科学家和公众之间搭建了直接交流互通的平台,成为首都地区高端科普品牌和著名的“科学名片”。讲堂邀请的演讲者都是国内外各自领域的顶级专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两院院士,还有不少诺贝尔奖获得者。

首都科学讲堂的题目设计和演讲内容完全站在公众的角度,化抽象为通俗,化枯燥为生动,是一个向公众普及前沿科学、技术知识,解读我国科技政策、科技发展的平台。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科学讲堂及时举行了“普及科学知识,科学面对灾害”“中国巨灾分布、统计和趋势”“灾后心理重建”系列讲座,受到了听众的一致好评。还曾把讲堂的地点搬到北京天文台等,让科普爱好者近距离感受科学。

为了让“普”字走出讲堂,让更多人群受益,“首都科学讲堂”通过电视栏目、网站、报纸杂志专版专栏、广播参与、微信公众号、北京时间、一直播平台和京学网在线直播等多渠道形式,助力全民科普活动的发展,实现同一专家、相同题目、不同角度、多种形式报道的立体化传播,提高传播力度和质量,为公众提供多种形式的科普资源。

为了让宝贵资料最大化传播,依托“首都科学讲堂”所积累的科学与人文资源,组编“名家讲科普”系列、《首都科学讲堂报告集》等图书,进一步在全国掀起崇尚科学、学习科学的风潮。

首都科学讲堂的科普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