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牛图腾禁忌
黎族关于牛图腾的禁食之俗未见记载,只在过牛节时禁止劳动。但黎族有关海南岛上的远古民族牛崇拜的口头传说。传说有一个族群叫“塞堆”,是与黎族非常接近的一种人,由于他们特别崇拜牛,所以黎族先民称呼他们为塞堆,意思是“崇拜牛的原住人”。塞堆建村立寨,有自己的语言,也听得懂黎语,种植山栏稻,尊重牛而忽视人。当牛死时,塞堆会哭诉牛的功劳,并抬到牛的墓地埋葬,整只牛身埋到土里,把牛角露出地面[440]。塞堆究竟属于哪个民族,难以确定,高泽强教授推测可能为原始马来人或达罗毗荼人种。笔者认为,关于他族的记忆,正留下了本民族的影像。黎族丧葬与牛角之关系,在文献中多有记载。陵水县黎族,丧葬祭祀之中有杀牛之俗。丧事结束以后,取牛角悬挂在屋柱上端,为死者纪念。死者之子,还用铜皮剪制尖顶帽,上敛下宽,微弯,形似牛角[441]。同时代调查者也有相近记录,“孝子仅头顶白布尖孝帽,其尖檐向前屈,有如牛角,而不着孝服。……牛祭时,扯祭后即取牛头之角置于檐前”[442]。所谓孝子头上所戴,即图腾形象之模仿。侗族在祭祖活动中也要杀牛。但他们又认为杀牛有罪,每当杀牛,都要寻找各种借口或采取一些特殊举动以推卸杀牛的责任。在贵州榕江、黎平等地的侗族,无论在哪种情况下杀牛,杀牛者在动手前总是要对牛说:“这不是我有意杀害你,而是受他人指使。”在天柱县石硐、水硐等地,杀牛时在场的人各自挽双手于身后,表示自己手脚被缚,束手无策,不能出手相救,希望得到牛的宽恕谅解。一些地方食用水牛肉时,并不直接称为水牛肉,而是改其名称为“瘪肉”[443]。
除了上面所列举的图腾禁忌规则,在黎族生活中,供奉图腾的场合,还存在行为禁忌,如在神树、神石之前,不得大声喧哗、污言秽语,不得随便吐痰、大小便,这些都是一般通行的禁忌。有一点需注意,图腾禁忌,基本针对动物图腾,植物图腾和非生物图腾禁忌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