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古籍之部
[1]〔汉〕刘向.说苑校证[M].向宗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
[2]〔汉〕王充.论衡校释[M].黄晖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
[3]〔汉〕袁康.越绝书校注[M].张仲清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4]〔汉〕赵晔.吴越春秋校注[M].张觉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6.
[5]〔汉〕杨孚.异物志辑佚校注[M].吴永章校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6]〔汉〕王逸.楚辞章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7]〔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
[8]〔晋〕皇甫谧.帝王世纪[M].陆吉点校.济南:齐鲁书社,2010.
[9]〔晋〕常璩.华阳国志[M].严茜子点校.济南:齐鲁书社,2010.
[10]〔晋〕嵇含.南方草木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1]〔晋〕干宝,陶潜.搜神记辑校搜神后记辑校[M].李剑国辑校,北京:中华书局,2019.
[12]〔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M].〔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
[13]〔南朝·梁〕任昉.述异记[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
[14]〔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证[M].陈桥驿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13.
[15]〔北齐〕魏收.魏书[M].何德章修订.北京:中华书局,2017.
[16]〔唐〕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2021.
[17]〔唐〕徐坚.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8]〔唐〕郑处诲.明皇杂录[M].田廷柱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94.
[19]〔唐〕段成式.酉阳杂俎[M].方南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
[20]〔唐〕刘恂.岭表录异校补[M].商壁,潘博校补.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
[21]〔唐〕李肇.唐国史补校注[M].聂清风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21.
[22]〔唐〕裴鉶.裴鉶传奇[M].周楞伽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3]〔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4]〔宋〕乐史.太平寰宇记[M].王文楚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8.
[25]〔宋〕赵汝适.诸蕃志校注[M].冯承钧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
[26]〔宋〕徐锴.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7]〔宋〕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28]〔宋〕祝穆.方舆胜览[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9]〔宋〕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0]〔宋〕蔡絛.铁围山丛谈[M].冯惠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31]〔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白化文,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32]〔宋〕罗泌.路史[M].李锐,蔡卓,李家信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
[33]〔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校注[M].杨武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
[34]〔明〕唐胄.正德琼台志[M].彭静中点校.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35]〔清〕张巂等.光绪崖州志[M].郭沫若点校.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36]〔清〕徐元诰.国语集解[M].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
[37]〔清〕严如煜.洋防辑要[M].台北:学生书局,1984.
[38]〔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9]〔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万献初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13.
[40]〔清〕屈大均.广东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1]〔清〕孙诒让.墨子间诂[M].孙启治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1.
[42]〔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
[43]〔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
[44]〔清〕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
[45]〔清〕马骕.绎史[M].王利器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2.
[46]本社.编纬书集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47]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6.
[48]袁珂.山海经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3.
[49]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0]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6.
[51]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M].梁运华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9.
[52]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53]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54]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7.
[55]刘琳,等.宋会要辑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56]王叔武.云南志略辑校[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57]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8]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7.
今人著述之部
[59]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60]蒋炳钊,吴春明主编.林惠祥文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
[61]陈国强,等.百越民族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62]吴春明.从百越土著到南岛海洋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63]梁庭望.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宗教[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1.
[64]吕大吉,林耀华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土家族卷·瑶族卷·壮族卷·黎族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65]吕大吉,林耀华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傣族卷·哈尼族卷·景颇族卷·孟—高棉语族群体卷·普米族卷·珞巴族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66]吕大吉,林耀华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拉祜族卷·高山族卷·畲族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67]吕大吉,林耀华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布依族卷·侗族卷·仡佬族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68]吕大吉,林耀华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苗族卷·水族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69]王献军.黎族文身——海南岛黎族的敦煌壁画[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6.
[70]吴永章.黎族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71]高泽强,潘先锷.祭祀与避邪——黎族民间信仰文化初探[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
[72]林日举,等.海南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5.
[73]詹贤武,邢植朝.海南黎族和台湾少数民族民俗比较[M].海口:南方出版社,2010.
[74]陈国强编.高山族古代史料辑录[M].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1981.
[75]中南民族学院本书编辑组.海南岛黎族社会调查[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
[76]鹿忆鹿.洪水神话:以中国南方民族与台湾原住民为中心[M].台北:里仁书局,2002.
[77]娄子匡主编.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民俗学会民俗丛书:专号(2),民族篇[M].台北:东方文化书局,1974.
[78]何光岳.百越源流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
[79]陈国强,等.百越民族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80]彭适凡.中国南方考古与百越民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81]吴春明.从百越土著到南岛海洋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82]王文光.百越民族发展演变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83]罗香林.百越源流与文化[M].台北:台湾国立编译馆,1978.
[84]王学萍.中国黎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85]刘黎明.灰暗的想象:中国古代民间社会巫术信仰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14.
[86]林日举.海南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87]王养民,马姿燕.黎族文化初探[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
[88]刘耀荃.黎族历史纪年辑要[M].广州:广东省民族研究所,1982.
[89]符桂花.黎族民间故事大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
[90]孙有康,李和弟.五指山传[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
[91]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广东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黎族古代历史资料[M].海南出版社,2016.
[92]詹慈.黎族研究参考资料选辑(第一辑)[M].广州:广东省民族研究所,1983.
[93]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中华文化通志·第3 典民族文化·侗、水、毛南、仫佬、黎族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94]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中华文化通志·第3 典民族文化·壮、布依、傣、仡佬、京族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95]欧阳若修,等.壮族文学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96]韦其麟.壮族民间文学概观[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97]文明英.黎族民间文学概论[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6.
[98]岩峰,等.傣族文学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99]杨权.侗族民间文学史[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
[100]《侗族文学史》编写组编.侗族文学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
[101]范禹.水族文学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102]苏维光,等.京族文学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
[103]王戈丁.仫佬族毛难族京族文学概况[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
[104]蒙国荣,等.毛南族文学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105]田兵,等.布依族文学史[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3.
[106]龙殿宝.仫佬族文学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
[107]本书编委会编.中华民族故事大系(第三、四、六、七、九、十一、十二、十三、十五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108]马学良,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109]刘亚虎.南方史诗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110]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M].李杨,等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
[111]刘守华,等.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2]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13]赵世林,伍琼华.傣族文化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
[114]海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海南文史资料第九辑黎族历史专辑(续)[M].海口:海南出版公司,1994.
[115]王献军,等选编.黎族现代历史资料选编第一辑[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6.
[116]王献军,陈有济选编.海南现代历史资料选编第二辑[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7.
[117]宋常恩编.中国少数民族宗教初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
[118]海南省民族研究所.五指山脚下的耕耘[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119]本书编写组.黎族田野调查[M].海南省民族学会编印,2006.
[120]韩立收.“查禁”与“除禁”——黎族“禁”习惯法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
[121]王献军,程昭星.黎族现代史:1912—1949[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9.
[122]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123]岩香宰主编,西娜撰文.说煞道佛:西双版纳宗教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124]海南省民族研究所.拂拭历史尘埃:黎族古籍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125]蒙文通.越史丛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26]农学冠.岭南神话解读[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127]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地方志编辑委员会.昌江县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128]蓝鸿恩.广西民间文学散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
[129]刘守华.比较故事学论考[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30]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神话卷[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131]马学良,等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132]廖明君.生殖崇拜的文化解读[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133]袁珂.中国神话传说[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
[134]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编.百越民族史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35]朱狄.信仰时代的文明[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136]谷德明.中国少数民族神话选[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137]符兴恩.黎族·美孚方言[M].香港:银河出版社,2006.
[138]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海南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海南卷[M].北京:中国ISBN 中心,2002.
[139]潜明兹.中国神话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40]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
[141]茅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M].苏州: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142]李文海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一编(少数民族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143]陈铭枢.海南岛民族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144]吴嵘.贵州侗族民间信仰调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45]闻一多.神话与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146]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54.
[147]夏渌.评康殷文字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148]王宪昭.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共性问题探讨[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
[149]潘先锷.黎族苗族调查文集[M].北京:中国国际出版社,2009.
[150]郭小东等著.失落的文明——史图博《海南岛民族志》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151]范军.选择与适应——海南牙开村黎族习俗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152]王国全.黎族风情[M].广东省民族研究所,1986.
[153]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154]陈久金.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155]陈久金.星象解码[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
[156]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157]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58]姚宝瑄.中国各民族神话[M].太原:书海出版社,2014.
[159]蓝鸿恩编.壮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160]刘亚虎.南方史诗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161]《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编审委员会编.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162]苏英博主编.中国黎族大辞典[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
[163]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M].上海:开明书店,1949.
[164]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165]袁珂.神话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66]王宪昭.中国各民族人类起源神话母题概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167]蒋廷瑜.铜鼓艺术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168]孙作云文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169]杨堃.民族研究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
[170]徐山.雷神崇拜[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
[171]武利华,王黎琳编.徐州汉画像石[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
[172]邢植朝.黎族文化溯源[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
[173] 毛星,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174]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175]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信仰民俗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76]原中国科学院广东民族研究所编.黎族古代历史资料[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5.
[177]曾昭璇.海南岛自然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178]巴苏亚·伊努哲努.邹族——库巴之火:台湾邹人部落神话研究[M].台中:晨星出版社,1997.
[179]潘芙.台湾原住民族的历史源流[M].台北:台原出版社,1998.
[180]浦忠成.叙事性口传文学的表述——台湾原住民特富野部落历史文化的追溯[M].台北:里仁书局,2000.
[181]施始来.八代湾的神话[M].台中:晨星出版社,1992.
[182]陈国强,林嘉煌.高山族文化[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8.
[183]李露露.热带雨林的开拓者——海南黎寨调查纪实[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184]庞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涯土陶技艺[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4.
[185]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86]户晓辉.地母之歌——中国彩陶与岩画的生死母体[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187]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88]农冠品.女神·歌仙·英雄[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
[189]广西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著.毛南族民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
[190]龙殿宝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仫佬族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
[191]符桂花.清代黎族风俗图[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
[192]李福清.神话与鬼话:台湾原住民神话故事比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93]侯宽昭主编.广州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194]古添洪,陈慧桦编.从比较神话到文学[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3.
[195]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96]李天明,等主编.海南椰文化,民俗三月三[M].海口:南海出版社,1992.
[197]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海南卷[M].北京:中国ISBN 中心,1999.
[198]袁礼辉.远山信仰的魔力——仡佬族崇拜与祭祀[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199]南宁地区文联广西民俗学会编.壮族风情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00]张劲松.中国鬼信仰[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
[201]张跃,周大鸣.黎族:海南岛五指山市福关村调查[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202]刘亚虎.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南方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03]郝思德,黄万波.三亚落笔洞[M].海口:南方出版社,1998.
[204]董继宏,曲道德编著.中国鹿文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205]王建成.海南民族风情[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06]丘振声.壮族图腾考[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207]何星亮.中国少数民族图腾崇拜[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208]王玉波.中国古代的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09]陶立璠,李耀宗.中国少数民族神话传说选[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
[210]宋兆麟.巫与巫术[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
[211]莫俊卿.壮侗语民族历史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212]王进.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图腾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6.
[213]《中国神话》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神话第1 集[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214]符和积.黎族史科专辑第七辑[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3.
[215]孙海兰,焦勇勤.符号与记忆——黎族织锦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
[216]蓝鸿恩.广西民间文学散论[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1.
[217]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理论研究部.中国民间传说论文集[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218]余天炽,等.古南越国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219]玉时阶.壮族民间宗教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20]宋兆麟.中国风俗通史: 原始社会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221]马昌仪.中国灵魂信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22]陈建宪.中国洪水再殖型神话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23]王仁湘.凡世与神界:中国早期信仰的考古学观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224]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M].苏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225][德]史图博.海南岛民族志[M].黎族研究资料选译第四辑,中国科学院广东民族研究所,2016.
[226][英]弗雷泽.金枝[M].汪培基,徐育新、张泽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27][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28][德]费尔巴哈.宗教本质讲演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229][法]让·谢瓦利埃,等编.世界文化象征辞典[M].《世界文化象征词典》编写组,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4.
[230][英]弗雷泽.旧约中的民间传说——宗教神话和律法的比较研究[M].叶舒宪,户晓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32][法]沙利·安什林.宗教的起源[M].杨永,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64.
[233][法]古朗士.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M].李玄伯,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234]苏联科学院米克鲁霍·马克莱民族学研究所编.美洲印第安人[M].史国纲,译,北京:三联书店,1960.
[235][法]列维·斯特劳斯.图腾制度[M].渠敬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36][苏]托卡列夫C.A.世界各民族历史上的宗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37][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38][苏]海通.图腾崇拜[M].何星亮,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239][美]P.R.桑迪.神圣的饥饿——作为文化系统的食人俗[M].郑元者,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40][美]乔治·穆达克.我们当代的原始民族[M].童恩正,译,四川民族研究所,1980.
[241][意]维柯.新科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42][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43][日]冈田谦,尾邦高雄.海南岛黎族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M].金山,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6.
[244][德]汉斯·彼德曼.世界文化象征辞典[M].刘玉红,译,广州:漓江出版社,2000.
[245][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赵立玮,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46][法]萨维纳.海南岛志[M].辛世彪,译,广州:漓江出版社,2012.
[247][美]香便文.海南纪行[M].辛世彪,译,广州:漓江出版社,2012.
[248]美国长老会海南岛传教团.棕榈之岛:清末民初美国传教士看海南[M].王翔,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