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运行的解释

三、日月运行的解释

百越后裔民族神话中,先民关于日月分管昼夜(肉眼观察的直接经验)的规律,毫无例外用人间的伦理关系进行说明。

在黎族神话中,太阳和月亮是一对姐妹。《月亮为什么在夜里出来》以对比鲜明的叙述反映了黎族人民的审美道德观念。为便于比较,具引如下:

太阳和月亮是两姐妹,但她们的性格爱好却不大相同。太阳姐姐长得皮肤浅黑,脸儿红红,四肢粗大,非常结实; 她总是早出晚归,是个劳动的能手。月亮妹妹长得皮肤雪白,身体娇嫩,脸蛋圆圆,就像初开的桂花一样美丽,但是她不爱劳动,是懒惰的人。姐妹俩都非常热情好客,大地是她们最喜欢的客人,天天都到她们家里去做客。

大地被她们姐妹俩的爱牵住了。但是到底谁做自己的妻子合适呢? 他足足考虑了二十年。太阳健康能干,但不很标致; 月亮虽很美丽,却很懒惰。到了第二十三年,大地才想出了自己的道理:“能创造财富的人,比光享受别人创造出来的财富的人好得多!”于是,第二十四年,他便和太阳结了婚。

今天我们这些人,都是大地和太阳的后代。我们的祖婆太阳,已成了一盏最明亮的大红灯,永远挂在天空,给她的后代子孙照明。我们的祖公大地,永远让他的后代子孙在他身上过着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生活。

月亮妹妹呢,她直到现在还是懒惰的人,她总是等到晚上人们休息的时候才出来,孤孤独独、冷冷清清地待在天上。

这是一则族源神话与天体神话的组合,包含了太阳崇拜和土地崇拜的因素。此则神话核心的内容是男女恋爱结婚的选择标准是健康、勤劳、富于创造精神的女子; 与此相反的则是娇弱、懒惰、享受型的女子。这完全是农业社会劳动者朴实的价值观念,也是在刀耕火种时代,维系一个家族生存所必需的品质和能力。当代黎族妇女最突出的美德即是吃苦耐劳。一则简单的神话包含了人类社会两个基本要素,劳动与婚姻。

太阳和月亮在神话中作为姐妹关系出现,就笔者所及,在百越后裔民族神话中,只此一例。百越其他民族有夫妻型、兄弟型、兄妹型。壮族、排湾人的日月为夫妻神。排湾人的日月为捅开天地的一对夫妻所化。壮族神话中日月是星星们的父母,他们是一家人。太阳父亲要吃掉他的孩子,孩子们白天躲起,月亮母亲晚上带孩子们出来漫游,孩子们提心吊胆,惊恐的眼睛一眨一眨。有些贪玩的孩子在太阳未落山或刚出来的时候被吃掉,流出很多血,即晨曦和晚霞之由来[20]。此神话涉及大量子女的抚养问题及人类早期的杀子习俗。傣族和布农人的日月为兄弟关系。傣族的故事反映了氏族部落内部继承权的争夺斗争。《太阳和月亮》中的一对人间的兄弟岩尖和岩底为争夺首领地位开战,哥哥失败后变成太阳,弟弟变成月亮。人们祭奠弟弟的花儿化为了天上的星星[21]

水族神话则把耀眼的太阳比作俊美的女子,并把皎洁的月亮比作男子。谁要偷看了太阳,太阳就用银针刺谁的眼睛。很多神话则反映为兄妹关系。傣族的《青蛙恋月亮》叙述天宫里的青蛙爱慕月亮妹妹,怕太阳哥哥知道,就暂时用手帕遮住月亮一会儿,两人乘机谈情说爱。傣族有些地区流传太阳哥哥追求月亮妹妹的神话[22]。仡佬族、布依族则是月亮哥哥和太阳妹妹的关系。仡佬族的兄妹俩因贫穷没有衣服穿,太阳妹妹手持火把刺得人们的眼睛不敢看他,月亮哥哥只敢晚上出来。布依族的太阳妹妹胆小,只能白天出现,月亮哥哥给她一万根针,谁敢偷看就刺他[23]

神话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上述日月神话或多或少折射出了现实生活的影子。

日月星辰的人格化是人类早期的普遍现象。费尔巴哈说:“未开化的自然人还不但使自然具有人的动机、癖好和情欲,甚至把自然物体看成真正的人。所以奥勒诺科地方的印第安人把日月星辰都当作人——他们说:‘这些天上的东西,都是像我们这样的人’,巴塔哥尼亚人把群星都看作‘过去的印第安人’,格陵兰人把日月星辰当作‘他们的那些因为一个特殊机会而升到天上的祖先们’。所以古代的墨西哥人也相信他们奉为神的太阳和月亮有一个时期曾经是人。”[24]

上述神话中日月的性别并非固定不变,他们的伦理关系类型囊括了农业社会核心家庭所有的亲情关系。每一个民族的同类神话选择日月的性别和关系,其中有偶然性的因素,但必定与该民族的民族特性、审美心理、地域习俗和历史进程都有着或深或浅的关联,它是属于族群的古老记忆。

黎族之日月姐妹,以女性作为日月神祇,是否具有母系社会之遗风,是否比其他性别关系的神话更为古老,一时还难以下定论。巧合的是,我国殷商时期的神话中日月神也是姐妹关系。在殷墟卜辞中有“东母”“西母”之称,著名文字学家陈梦家认为可能是日月之神[25]。史学家丁山先生也认为日月神均为女性神灵,日神即“东皇”“东君”或“东母”,月神为“西皇”“西王母”[26]。学术界之前常常简单地将神祇的性别比附母系、父系的时代,失之片面。神灵的演变、神话的繁衍是复杂的,母系社会未必无男神,父系社会也诞生了许多女性神灵。不过,黎族的此则神话,既与殷商神话暗通,也与古越族之太阳神崇拜有关。在古代百越之铜鼓上,有太阳纹饰,上有针状或锐角状的光芒,加上周围一道又一道弦纹构成的日晕图,就像光芒四射的太阳普照人间。神话中太阳和大地的结合更为显明地反映出此则神话与农业的关系。太阳和大地崇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农业收成的丰歉。太阳能使农作物长势良好,饱满丰收,使人与动物健康生存。在早期农业和畜牧业阶段,太阳与人类发生直接的利害关系。土地神对于农业和人生存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神话中太阳与大地的结合也是自然崇拜与生殖崇拜的融合。黎族此类神话虽在百越后裔民族中颇为罕见,但放诸世界范围则毫不稀奇。为了更直观清晰认识太阳神与土地婚媾的意义。不妨引《金枝》中记载的一则祭祀仪式做辅助说明。孟加拉的奥昂人崇奉大地为女神,每年婆罗桑树开花的季节都要庆祝她同太阳神达梅的结婚。其仪式如下:“人人都沐浴,沐浴后男的都到森林中去,女的则聚集在本村祭司家里,男人们在树林里向太阳神和村中守护神献过家禽等祭品以后,便开始吃喝。然后,由一位强壮的男人把祭司背在背上走回村里。女人们在村口迎接,洗他们的脚。全体敲鼓、唱歌、舞蹈、跳跃,来到祭司家里。祭司家里用树叶和鲜花装饰一番,祭司同他妻子,像正常人结婚那样,举行婚礼,这样来象征太阳和大地的结合。仪式完毕,全体吃喝玩乐,唱着猥亵的歌曲,最后便进行最荒唐的纵情淫欲。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感动大地母亲富饶丰产。这种由祭司和祭司妻子扮演太阳和大地神的婚媾,是作为确保大地丰收的法术来庆祝的。”[27]在黎族的风俗中,土地神的崇拜非常普遍,日神则较少,不过,在黎族妇女的文身图案中有太阳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