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现代化基本理论研究》简介
《区域现代化基本理论研究》这本书是由创作的,《区域现代化基本理论研究》共有43章节
1
绪 论
现代化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所经历的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转变的持续而深刻的历史变革和社会变迁过程。自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启现代化的大门之后...
2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作为一种世界性潮流,现代化最初在西欧区域孕育,然后通过殖民化形式扩展到世界各地,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现代化的历史潮流。它构成当今世界所有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必...
3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任何社会理论形式在实质上都是具体时空条件的一种综合产物。作为社会理论的一种重要的具体形态,现代化理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基础、文化背景和知识动力。因此,当这一切...
4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一、 研究理论 2013年底,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
5
第四节 理论目标与书目结构安排
一、 理论目标 现代化,既是一个极其紧迫的现实问题,又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理论问题。作者希望本研究能够给感兴趣的人们提供一个全景式、整体性、具有内在关联的区域现代化...
6
第一章 区域现代化的概念界说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涉及社会生活诸领域的深刻的变革过程,这一过程以“现代的”某些既定特征的出现作为一个国家或区域实现现代化的主要标志,表明...
7
第一节 区域现代化的概念分析
一、 现代化的历史及其理论渊源 日本学者富永健一从广义现代化视角来考察现代化与现代化理论的历史关联性。在他看来,现代化的演进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从洛克的古...
8
第二节 区域现代化的中国实践
纵观传统西方发达国家和日韩等后发工业化国家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有共性的经验,也有富于特色的道路,虽然信奉市场经济的制度和体制,但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刻下了国家和政府的...
9
第三节 区域现代化的中国经验
作为后发国家,现代化也是中国在近当代的历史使命。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取代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现代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围绕着这一新任...
10
第二章 区域现代化过程中的几对关系辨析
现代化是近两百年来世界历史变迁的基调,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基本主题。把中国现代化的长远发展过程分为解决温饱、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实现现代化是中...
11
第一节 国家现代化与区域现代化
区域现代化,是指在一个国家的一定地域范围内率先出现现代性并进而实现现代化的现象。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条件、社会人文、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差异很大,区...
12
第二节 区域全面小康与基本现代化
全面小康与基本现代化是现代化建设漫长过程中的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两个不同历史阶段,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前后衔接的两个标志性目标。全面小康是初步现代化,是现代化...
13
第三节 区域基本现代化与全面现代化
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与全面实现现代化,是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相互衔接的现代化三部曲。 一、 基本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早期形态 基本实现现代化与全面实...
14
第四节 区域现代化过程中的区域间关系
区域现代化不同于国别现代化,区域间要素的流动是自由的,劳动力由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转移,给发达地区带去了充裕的劳动力,加速了经济发展的进程。随着发达区域经济的...
15
第三章 区域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
16
第一节 区域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是一个国家或区域国民财富积累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与主要源泉。从现代化视野来看,经济现代化是基础与核心,促进经济发展、增进人民福祉,是中国今后一段时期所要...
17
第二节 区域政治建设
按照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
18
第三节 区域文化建设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领域之一。文化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保证,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区域层面来说,加强区域文化...
19
第四节 区域社会建设
一、 区域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社会建设,是指按照社会发展规律,通过有目的、有规划、有组织的行动,构建公平合理的社会利益关系,增进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福祉,优化社会结...
20
第五节 区域生态建设
一、 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发展追溯 1. 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产生背景 生态现代化研究,源自环境运动和环境改革。环境运动是多种思潮的混合体。1962年,美国学者雷切尔·...
21
第四章 区域现代化动力
在现代化发展实践中,一个国家或民族现代化的实现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各种内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推动力量,从而激发社会生产活力,实现社会生产力...
22
第一节 制度创新与区域现代化
制度创新在推动区域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本质上来讲,区域现代化进程本身就是在主动或被动的制度创新下,激发出技术、理念和思维等方面的创新,从而形成持...
23
第二节 开放发展与区域现代化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开放发展不仅是区域开放理念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化体现,更是吸收国际优质资源和先进要素的主要渠道,从而是推动区域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一般而言,开放...
24
第三节 科技进步与区域现代化
一、 科技进步与区域现代化相关理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纵观世界现代化发展历史,每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过程都伴随着科技进步。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先导...
25
第四节 区域竞争与区域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现代化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问题变得日益明显,各个地区的现代化水平参差不齐,以工业化水平来衡量...
26
第五节 人的现代化与区域现代化
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更是终极目的。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在推进区域现代化的实践中,人作为...
27
第六节 区域现代化的动力机制
一、 区域现代化动力机制相关理论 “机制”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指机器内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此后,生物学、医学、经济学等领域逐步引入“机制”一词,借以分析一个...
28
第五章 区域治理现代化
现代化过程,既有动力机制,也有平衡机制。动力机制揭示了区域的差异性,平衡机制则通过区域治理解决了各区域的协调和稳定。因而,区域治理理论成为现代化理论不可或缺的重...
29
第一节 治理与现代化
治理(governance)一词源于拉丁文和古希腊文,原意是控制、引导、操纵,后来被人们广泛应用于与国家的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逐步演化成“在一个既...
30
第二节 区域治理现代化的体系构建
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区域治理现代化。探索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充分借鉴我国改革的成功经验,把国家的顶层设计与区域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进而从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