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油焖笋

俗世油焖笋

就因为苏大人说了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连带着竹子的前世——笋,也变得高雅起来。文艺真可怕!其实苏大人爱竹也爱肉,那大名鼎鼎的东坡肉不是和苏小小齐名,驰骋西湖无数年,并且会一直驰骋下去么?

所以说,文艺都是传说的,笋该吃就得吃。一年一季的美味,稍不留神,就蹿成竹子,被苏大人以及其他很多文艺大人画成画、念成诗了。然后顶多林妹妹们在林子里落两滴泪。姑娘们,别再抒情了,光抒情没用,吃饱吃好了才能有力气去抢宝哥哥。

在众多的烧法中,油焖笋是最入世的。它得浓油赤酱,最好还要恶狠狠地下两垛猪油,这样的笋才入味好吃。动作要洒脱,下料要狠,是一股泼墨山水的感觉,工笔什么的就先省省。一勺老抽,均匀泼上,等笋由白染成酱色,再下糖;如用笔在画卷上皴出山脉一样,一笔下去,笔笔见气韵,于是笋开始变得油亮起来。

接着就是焖,不焖笋是涩的,干涩得很,一切颜色和滋味都浮在上面。盖子一盖,加水一焖,什么咸呀、甜呀都进入纤维,置换出一个“鲜”来。盖子开开,再调一次味,生抽、糖、盐,这时候就如同在山水画上点棵树、加个亭子,要精细着些,再精细着些。当然如果你飞白也无所谓,只要觉得好,步骤什么的都不是问题。

如此一盘有气魄有场面又有细节的油焖笋,我就不相信苏大人能不动心。话说自古真名士自风流,花酒吃得,名伎约得,只是这小菜自己烧不得。所以说只看锦绣文章、《随园食单》是烧不成小菜的。趁着春光大好,去厨房陪陪姆妈,一看二问三掌勺,来年你自然也会烧得一手好小菜。竹子,文人来;笋这事情,还是留给厨娘吧。世间的事情就这么一期一会,错过了可惜。

油焖笋

原料:春笋、老抽、生抽、盐、糖、猪油

做法:1.笋去壳切成片或段,油里煸炒;

2.加老抽、糖翻炒;

3.加少许水,盖盖焖五分钟;

4.开锅盖收汁,再淋生抽,撒少许盐、糖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