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起来的婉约

藏起来的婉约

我知道,正宗的不出错的上海春卷,应该是黄芽菜肉丝馅的,考究点的再放点冬笋丝。问题是我家姆妈不欢喜黄芽菜,所以我们家的春卷是什锦馅的。冬笋、胡萝卜、木耳、香菇,再摆点肉丝。从小到大,我姆妈包的春卷就这样,有我姆妈吃的时候,我包的春卷也这样。

好了,原委交待清楚,好说春卷了。否则各路大师要来指教的,光作揖赔不是都来不及,年都快到了,春卷没做得,颈椎再落下个毛病,作孽

原先,春卷皮子不是说买就能买的,一定要到年跟前了,菜场里才有摆摊的阿婆出来。穿得山清水绿的,一件盘扣棉衣,头发纹丝不乱,守着个炉子摊皮子。这烧菜和做人一样,第一眼就看卖相。看看人家米其林的大厨们,哪一个不是帅得弹眼落睛的,一出场不亚于好莱坞的明星,气场十足。这两天本土美食节目里的那个评委,一改中餐厨子肥硕油腻的印象,一说话颠三颠的样子,就已经弄得女粉丝们神魂颠倒,听人家夸也美骂也美,两眼水汪汪的全是桃花。没办法,好看的人,就是吃香。

想想原先的那个春卷阿婆,想当年也一定是个美人,这眉眼、这手势还留着辉煌的印记,不知道曾经迷倒过多少菜阿哥、鱼小弟。一个菜场里藏着多少“情深深,雨濛濛”,写出来也是个“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可惜,美人终会老的。菜场里的春卷皮子随着阿婆的隐退也不见了,超市里的那些从圆形的变成了方的,从热的变成了冷的。好在随时有,倒也方便。

春卷皮子好去买,馅总要自己做的。什锦春卷没什么特殊,就是切丝麻烦。各样东西都要切成丝,要细要匀。手艺好不好,其实不用尝,从切菜声音就好知道。熟练的厨娘,厨房里的切菜声像四月天的春雨,细而密,酣畅淋漓;倘如听出六月头的雷雨声,那估计切出来的就不知道是丝还是条了。

切好的丝分开放着,一碟红色,一碟白的,一碟赭石色,像极了颜料。接下来,依次放进锅,色与色混合,味与味混合,一会工夫就出来一盘设色水墨画,虽是锦绣一片,但里面的筋骨一定是分明的。

接着把这些晕染开的颜色包进春卷皮里。江南的春卷皮和江南的女人一样,青春的时候极其婉约,内里的禀性只是隐约见到。等到火辣热油里一翻滚,一副身板绝对经得住世事。至于性情,其实还是那样,只是得忍得住烫,亲近了才知道。想想也是,世上的好事哪件不是藏起来的,摊开了的多半平庸些。哪怕有些气韵,这无情的风,是早晚要给吹凉的,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

什锦春卷

原料:冬笋、胡萝卜、木耳、香菇、里脊肉、春卷皮、油、盐

做法:1.冬笋、胡萝卜、木耳、香菇、里脊肉一应切成丝;

2.肉丝油里滑炒,七成熟的时候盛出,然后依次翻炒其他原料,最后再将肉丝放入翻炒一下,调味即可出锅;

3.春卷皮将馅包好,下油锅炸至两面金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