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送大盘鸡的邻里之间
能送大盘鸡的邻里之间
有囡囡之前,从没去邻居家串过门。顶多和对门的老夫妻在电梯里寒暄一下,其他的就没有什么深入接触了。小的时候,外婆倒是经常带我去隔壁人家做客,要穿戴整体,还要带些礼物给人家,一般都是亲戚带来的土特产。那时候没有网购,所以除非有外地的亲戚来,否则是很难吃到上海以外的东西的。所以山东亲眷带来的煎饼是好送给别人一点的,尝尝新。最厉害的,要数有香港亲戚来。各种时新东西,附带着炫耀一起送到体己的朋友家里。
上海人家最亲热的送礼方式,是用一根晾衣竿串个篮子,一扬手就好递到对面楼里了。这距离就是《十字街头》里赵丹和周璇的距离。石库门房子的距离不远不近,看不太清楚对面窗户里的晚饭桌子,但又不耽误听歌和眉目传情。加上一根晾衣竿,亲密绝对无间隙。自家吃荠菜馄饨,要送对面二十只的,自家做蛋饺,也要递给近邻的。当然,还过来的篮子也一定不会空的,或是自家腌的咸蛋,或是刚买的德大蛋糕,附着一迭声的感谢和夸奖,飘然过来。
这种亲热方式属于外婆时代了,如今的邻里早已是老死不相往来。本以为就这么下去了,实在没想到,有了孩子后,一切就变了。
囡囡有一众好友,小区里年龄相仿的孩子总在一起玩。然后我这安安妈妈,自然也和言言妈妈、乐乐外婆熟悉起来。有一天,言言妈妈敲开家门,送来一篮草鸡蛋和半只南瓜。言言的外婆从乡下来了,分一半东西给安安吃。就这样,礼尚往来的序幕拉开了。
于是,我们中秋有了桂林月饼,冬天有了徐州辣酱。最感动的是乐乐外婆下了飞机就送来桂林米粉,一并有汤汁、牛肉酸豆角,甚至有葱花和姜末。然后再自家回去煮来吃。这碗米粉真吃得我们感动。
最近一次的收获是一沓乡下百叶,就配了腊肉的那些。我的回礼是一锅大盘鸡。南方人家烧鸡很少有这种味道,不是浓油赤酱,就是清蒸白斩。三黄鸡什么的,熟食店里也好买到。这种味道浓郁、配比丰富的大盘鸡,也算是家常菜里的隆重款了,给邻居加餐自当错不了。
一只草鸡配上番茄、土豆、洋葱、菜椒。满满的一锅送过去,正好赶上邻居家的晚饭,全家出来迎接,隆重得就差铺红毯了。另外再送上一盒辣椒油,有孩子的人家,辣度最好让人家自己掌握,否则小朋友就只有看的份了。
一天后,锅子送回来了,里面窝着一包新收的黄豆。
大盘鸡
原料:草鸡、土豆、番茄、青红辣椒、洋葱、大蒜头、干辣椒、花椒、葱姜、桂皮、八角、孜然、老抽、生抽、盐、糖、黄酒、麻油
做法:1.鸡切块用盐、生抽、酒腌渍半小时;
2.土豆去皮切块,过水,煮到七成熟,就是用筷子稍稍戳得动的样子;
3.爆香葱、姜、蒜、干辣椒、花椒、桂皮、八角、洋葱;
4.放入鸡块翻炒,加黄酒、老抽、孜然、番茄继续翻炒;
5.等番茄出汁后加水中火炖;
6.鸡七分熟时加入过水的土豆块;
7.入味后加青红椒块,大火收汁,加糖、生抽、麻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