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四、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实现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推动构建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谱写了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表明中国正在寻求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道路,特别是服务贸易领域和投资领域要进一步对外开放。这一重大举措也表明中国未来的改革不是寻求地方的政策突破,而是寻求能够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建设。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了先行先试的带头探索作用。在总结上海自贸区经验基础上,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中广东自贸区立足面向港澳深度融合,天津自贸区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契合,福建自贸区着重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2017年3月31日,国务院又批复成立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等7个自贸区。这七个自贸区定位有各自鲜明特点,比如陕西自贸区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对西部大开发带动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

人民币纳入SDR(特别提款权),是中国对外开放日益深化的重要标志。2016年9月30日(华盛顿时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纳入人民币的SDR新货币篮子于10月1日正式生效。这反映了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不断上升的地位,有利于建立一个更强劲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新的SDR货币篮子包含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5种货币,权重分别为41.73%、30.93%、10.92%、8.33%和8.09%。人民币纳入SDR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里程碑,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和金融业改革开放成果的肯定,有助于增强SDR的代表性、稳定性和吸引力,也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向前推进。近年来,中国以人民币“入篮”为契机,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应对全球化进程中的新挑战,通过对其成员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强互联互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最终消除贫困,中国倡议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自2016年设立以来,亚投行获得了国际上普遍的肯定,疑虑逐步化解,担忧悄然冰释。从57个创始成员,发展到84个成员,“朋友圈”不断扩大,并且仍有不少国家在认真考虑加入这个具有鲜明的新时代特色的国际多边开发机构。由于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执行力度,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都给予了亚投行最高的信用评级。这一彰显中国理念的金融机构,对“一带一路”建设起到巨大推进作用。截至目前,亚投行的投资项目全部落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这些地方人民送去了切实福祉。

为加快对外开放,中国加快了涉外体制机制的改革,集中力量清理了一批“拦路虎”和“绊脚石”,对外贸易、双向投资等开放新体制加快完善。2015年1月,《外国投资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准备采取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方式,促进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该法被列入国务院2018立法工作计划。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中国政府在北京开展了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主要是聚焦科学技术、互联网和信息、文化教育、金融、商务和旅游、健康医疗六大重点服务领域,降低或取消外资股权比例限制、部分或全部放宽经营资质和经营范围限制。

高水平引进来与大规模走出去,成为我国新时代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特征。放眼全球,我国利用外资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进外资规模不断增加,外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走出去”稳中有进。2014年10月,中国正式实施了《境外投资管理办法》,新办法确立“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并引入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实现了98%的对外投资事项已不需要政府审核,对外投资效率大大提高。中国对外投资提速增效,中国海尔股份公司54亿美元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是一大亮点。仅在2015年,中泰铁路、雅万高铁等全部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装备的境外铁路项目纷纷启动。跨境电商方面也迈出重要的一步。2015年3月,中国杭州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工作,监管创新、金融扶持、信用管理等体制机制创新释放“红利”。截至2015年11月底,杭州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从2014年不足2000万美元快速增至30.4亿美元。我国对外投资在带动世界经济增长、促进互利共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引进来”与“走出去”基本平衡的双向投资布局日渐完善。

40多年来,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实践充分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自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已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在这个伟大转折过程中,中国对外开放实现了从政策性开放到制度性开放的转变,对外开放战略完成了从着眼于内向内外结合的转变、从单纯经济发展战略向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层面的转变。应该指出,对外开放战略的调整并不意味着替代,而是交错进行。40多年来,中国的开放事业远非一帆风顺,前行的每一步都充满艰辛,伴随着思想的冲击与升华,带着制度新生的阵痛、曲折与辉煌,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并未因有困难而退缩、遭遇艰辛而止步。对外开放40多年,中国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中最宝贵的应该是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并随着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的变化不断调整对外开放战略、不断完善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并驾齐驱的时代,变化的多样性和矛盾的复杂性前所未有,处于大变革时代的中国依然需要坚持对外开放,以互利共赢这一不变应万变,解决矛盾实现发展,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顺利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注释

[1]程中原:《1975—1982:难忘这八年》,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第168页。

[2]李正华:《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2期。

[3]李妍:《对外开放的酝酿与起步(1976—197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页。

[4]马平:《一件不能忘却的往事》,《信息日报》2000年11月17日。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中国改革开放30年》,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7页。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页。

[7]国家体改委办公厅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件汇编》(中),改革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8]谷牧:《关于经济特区建设和沿海十四个城市进一步开放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1985年第1期。

[9]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改革开放三十年:从历史走向未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68页。

[1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1—52页。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

[12]《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党的文献》1988年第4期。

[1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8页。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页。

[15]彭森、陈立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重大事件》(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1页。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0页。

[17]1992年至200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了3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5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14个国家级保税区和14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这些功能区域成为所在地经济增长点和吸引外商投资的热点区域。其间,国务院批准设立外商投资商业企业40余家,共实际吸收外资30多亿元;世界50家最大零售商超过半数进入中国。

[18]《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66—367页。

[20]唐任伍、马骥:《中国经济改革30年》(对外开放卷),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5页。

[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30页。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742页。

[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747页。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761页。

[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6页。

[27]《人民日报》2008年4月13日。

[28]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8页。

[29]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