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国际国内形势

一、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国际国内形势

改革开放之初,随着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人才问题日益突出。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的国策,使大批知识分子和各类人才走上了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进入新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各国的人才竞争愈演愈烈,而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临各种挑战和机遇,因而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也正是由国内外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

(一)国内背景

第一,它是由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目前我国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但是整体素质相对较低,结构不够合理,实践能力较弱,缺乏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资源,拔尖人才的稀缺更是不足以支撑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拥有14亿人口,是当之无愧的人口大国,但是,我国高层次人才数量相对较少,人才创新能力更是乏善可陈。近年来,我国人才队伍规模逐步壮大,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制定有效推进,人才发展环境日益优化,重大人才工程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增强,人才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各项人才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是,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国的人才工作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方面,迫切需要在思想上、理论上给予有力支持,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如此才能为党的事业发展汇聚更多人才。这决定着我们必须大力开发人才资源,走人才强国之路,提高人民的素质,增强实践能力,由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第二,它是我国经济转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经济发展方向主要是以投资为主的粗放型经济,科技贡献率较低,导致资源大量浪费、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相对失调,第二产业占较大比重,第一、三产业比例较小。我国日益认识到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对高质量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这需要大量各行各业的人才作支撑。只有建设一支质量较高的人才队伍,走人才强国之路,才能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第三,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2]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而庞大的人才队伍是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保障和关键,人才的作用比任何历史时期都重要,只有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第四,这是我国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现实需要。面对新世纪、新时期我们党面临的“四大危险”“四大考验”,并且随着经济开放水平的提高,社会治理更艰难,国内的情势更加复杂,贪污腐败问题仍然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党有更高的经济驾驭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清理贪污腐败分子,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些也需要大量的人才队伍作支撑。巩固党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参与社会治理能力,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二)国际背景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出现逆全球化的趋势,国际竞争愈演愈烈,说到底国与国之间竞争的核心是综合国力,而综合国力之间竞争的关键是人才。人才战略已经被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3]。面对知识经济发展对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的迫切需求,西方各发达国家都在“赛跑”,都纷纷调整和更新各自的人才战略,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立足本国培养和开发人才。首先是重视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走上了科教强国之路,大力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加快教育制度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其次是优化人才环境。西方发达国家历来关注环境对人的发展产生的影响,长期以来以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创造有利于发挥人才特长和能力的科研和技术条件、提供优厚的物质生活待遇来保障和促进人才的发展。

第二,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在全球范围内掘取人才资源。西方发达国家不仅严格控制本国人才和技术的外流和输出,而且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诸如通过设立奖学金吸引优秀的外国留学生、放宽科技人才移民政策、提供科研支持、开展大量合作项目“借脑”,以及其他各种优惠政策引入各种优秀人才。美国为吸引外国优秀人才,多次修改《移民法》,规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不论国籍、资历和年龄,只要具有美国需要的一技之长都可优先入籍。还有如《加强21世纪美国竞争力法》,其立法宗旨就是吸纳世界各国的优秀科技人才。2008年英国正式实施“记点积分制”移民制度。俄罗斯也以立法的方式,进一步完善科技领域人才政策,提高科技人员物质待遇和社会保障,防止青年科技人才和高尖端技术人才流失。[4]

如今的中国,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严重威胁我国海上经济线的安全,但与此同时,我们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成分货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成、“一带一路”的建设,都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制定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积极应对国际人才竞争的治本之策。因此,我们必须走人才强国之路,建设人才强国,将丰富的人才资源投入到国际事务中,以应对面临的各种挑战和机遇,提高国际事务处理能力,这才能彰显负责任大国的风范。

新形势下的综合国力与人才竞争,对我们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应当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立足新的起点做好人才工作,形成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的良好环境,不断增强人才强国在我国国际国内发展中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