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1.哲学、美学理论

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2001。

李泽厚:《美的历程:插图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上海与江南文化

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编辑部:《上海风土杂记》,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1932。

郑逸梅、徐卓呆:《上海旧话》,上海文化出版社,1986。

《上海出版志》编纂委员会:《上海出版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上海租界志》编纂委员会:《上海租界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熊月之、马学强、晏可佳:《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段炼、吴敏、子羽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楼嘉军:《上海城市娱乐研究(1930—1939)》,文汇出版社,2008。

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1840—194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刘士林:《江南文化的当代内涵及价值阐释》,《学术研究》2010年第7期。

3.周瘦鹃作品

周瘦鹃辑:《绿窗艳课》,大东书局,1924。周瘦鹃:《苏州游踪》,金陵书画社,1981。

周瘦鹃:《拈花集》,上海文化出版社,1983。

周瘦鹃:《姑苏书简》,新华出版社,1995。

范伯群:《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作品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范伯群、范紫江:《哀情巨子:周瘦鹃代表作》,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范伯群:《周瘦鹃文集》,文汇出版社,2011。

4.周瘦鹃研究文献

范伯群:《周瘦鹃和〈礼拜六〉》,《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王智毅:《周瘦鹃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范伯群:《周瘦鹃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陈建华:《民国文人的爱情、文学与商品美学:以周瘦鹃与“紫罗兰”文本建构为中心》,《现代中文学刊》2014年第2期。

5.鸳鸯蝴蝶派研究文献

芮和师、范伯群、郑学弢等:《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作家评传丛书》(12册),南京出版社,1994。

刘扬体:《流变中的流派:“鸳鸯蝴蝶派”新论》,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

汤哲声:《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史》,重庆出版社,1999。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范伯群、朱栋霖:《中外文学比较史(1898—1949)》,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许纪霖等:《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6.报刊

《申报》《良友画报》《北洋画报》《上海画报》《大光明》《吴县日报》《苏州明报》《大中华百合特刊》《开心特刊》《明星特刊》《半月》《礼拜六》《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小说世界》《红玫瑰》《紫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