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传媒经济行为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3.1 传媒经济行为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回顾市场进入者与市场在位者的斗争,前一章的例子中,通过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方法对承诺行动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市场在位者吓阻市场进入者的应对策略,现在看一下市场进入者如何进一步应对这个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为市场进入者提供了一个应对这样博弈的方法。

在完全信息博弈中,博弈参与者双方对各自的偏好、战略空间以及各种战略组合下的效用都是了解的;不过在很多实际情况中,这种信息的完全对称是不存在的。比如在市场进入者与市场在位者的斗争中,市场进入者可能并不了解市场在位者的偏好、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在实际的传媒市场竞争中,试图进入市场者很可能不能完全了解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优势地位的媒体其生产成本和利润水平到底怎样,而后者则很熟悉自己经营领域中的各种情况。在不了解对手的情况下,采用完全信息博弈的分析方法,就无法解决问题了。首先介绍两个不完全信息博弈中的概念。

(1)海萨尼转换。1967年,经济学家海萨尼引入了一个博弈的虚拟参与人——“自然”的概念,解决了不完全信息博弈的问题。在任何不完全信息的博弈中,由“自然”先行动,对参与人的“类型”进行选择,而参与人的真实类型的可能的概率是按照一种分布函数进行自然分布的,这种分布函数是参与人的“共同知识”。这样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参与人只知道自己的真实类型,然后知道对手属于何种类型的概率。通过这样一种类型分布概率的引入,海萨尼把不完全信息博弈转换成了“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博弈”,不完全信息博弈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海萨尼的这一贡献被称为“海萨尼转换”。

(2)贝叶斯纳什均衡。海萨尼定义了“贝叶斯[1]纳什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是纳什均衡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的扩展,它是一种类型依从战略组合:给定别人的战略选择,每个参与人的最优选择依赖于自己的类型,给定自己的类型和别人类型的概率分布的情况下,每个参与人期望效果得到最大化。也就是说每个参与人可以预测到其他参与人是如何根据其各自的类型来做出选择的,于是每个参与人的决策目标就是在给定自己的类型和别人的类型依从战略的情况下,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

市场进入者与市场在位者的斗争中,进入者只有一种类型,而在位者有两种类型:低成本的在位者或者高成本的在位者。如果在位者是高成本的,则其如果发动阻挠进入者的行动,必然损失较大,无法承受发动阻挠行动的代价;如果在位者是低成本的,即使发动了阻挠行动,自身仍然是有利可图的,则其必然会发动阻挠。于是对市场进入者来说,其最佳选择就要依赖于对市场在位者的类型概率分布的判断。

表3-1 市场进入者与市场在位者的斗争(高成本情况)

img10

表3-2 市场进入者与市场在位者的斗争(低成本情况)

img11

表3-1和表3-2是这场博弈的市场在位者分属不同类型的情况。如果市场在位者属于高成本类型,市场进入者就可以放心进入;如果市场在位者属于低成本类型,市场进入者一旦进入就必然会遭受阻挠,那么市场进入者就应该选择不进入。

市场进入者现在要假设对手属于高成本类型的可能性为x,那么其进入之后的可能收益就是40x+(-10)×(1-x)。令40x+(-10)×(1-x)>0,计算结果是x>0.2。也就是说如果市场在位者属于高成本的可能性大于20%时,市场进入者做出进入的选择就是理性的,这时候很可能获得回报。如果市场在位者属于高成本的可能性低于20%,市场进入者就应当选择不进入。这样,不完全信息情况下的博弈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参与者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需要做的就是估计对方属于何种类型的概率,然后使用完全信息博弈的办法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