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人体中大约65%是水,余下的35%固体物质中,绝大部分是宏量元素。人体中11种常量元素的含量如下表所示:
钠 占细胞外液中阳离子总数的90%以上。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由钠维持,钠含量的增加可直接影响细胞外液量。钠增多可引起水肿,减少可造成脱水或血容量不足。钠能增加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正常血清钠浓度平均为0.142摩尔/升。钠的平衡主要由肾脏调节。钠盐摄入多时肾排出增加,摄入减少时排出减少,禁食时尿钠可减至最低限度,几乎绝迹。大量消化液丧失可引起不同程度地缺钠。正常成人每天需要氯化钠5~9克,相当于等渗盐水500~1000毫升。
钾 为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阳离子,全身钾总量的98%在细胞内。钾在细胞外液中含量不多,为3.5×10-3~5.3×10-3摩尔/升,但有极为重要的生理作用。钾能增加神经肌肉的应激性,但对心肌却起抑制作用。钾的来源全靠食物中摄入,85%由肾排出。肾对钾的调节能力很低,在禁食和血钾很低的情况下,每天仍然要从尿中排出相当的钾盐。因此,病人禁食2天以上,就必须从静脉补钾,否则会引起低钾血症。成人每日需钾盐2~3克,相当于10%氯化钾20~30毫升。
镁 主要分布在细胞内,其含量仅次于钾,且大部分在线粒体内,参加与代谢有关的酶的催化活动,是机体存活的必要元素之一。镁能减少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因而有抑制周围神经的功能。体内缺镁时,临床上出现运动神经兴奋性增强的症状。相反,体内镁增多时,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而抑制。镁与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近,引起的症状也相似,在与神经的生化系统结合时,两者发生竞争。故镁中毒时可用大量钙离子拮抗其毒性。而镁缺乏时如误用钙剂治疗,则症状反而加重。镁广泛存在于绿色蔬菜和肉类、乳类中,经小肠吸收,一般不致缺乏。但慢性肠瘘和长期禁食的病人,则可能发生缺镁。每天需要量约为1.5×10-4摩尔/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