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神经活动
积极的神经活动
愉快的心理、持久的耐心、协调的节奏等是日常生活中有重要意义的积极精神活动,也是人体(特别是人脑)的基本生理功能。认识它们的生化依据(虽然目前研究远未成熟),可以提高人们的自觉性,发扬进取心并充实自己的生活。
1.愉快的心理
这里所说的愉快不等同于日常用语中的由优越生活条件提供的快感(即享乐),而是指“心理上的享受”或舒适感。
(1)内容:这是一个社会性极强的概念,它通常包含着对事业的信心、乐观的情绪、豁达的胸怀、可靠的安全感等,就生理、心理和化学而言,则通常包括:①感觉愉快。如在持续一段紧张的考试,繁忙的工作之后,于周末从拥挤嘈杂的城市来到山清水秀的郊外,使人产生心旷神怡之感;②动力愉快。人们在生活中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会在内心里不自觉地呼唤“我胜利了”,就是这种心境;③活动愉快。如节日晚会、家人团聚以及各种娱乐引起的欢欣。
(2)科学基础:愉快的心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心理要素。如果一个人的心灵被痛苦啃噬,那就会感到继续生活将失去意义。但人类生理和生化活动为愉快的心理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也就是说人生的本质是愉快的,只要一个人正常地开发自己的潜力,就能充实地生活,并愉快地渡过一生。
2.愉快和悲痛的化学机制
(1)愉快:①食物影响对神经功能的作用的研究表明,精神抑郁主要由脑中神经递质5-羟色胺不足引起;5-羟色胺不足又由于食物中缺乏色氨酸或脂肪过高,使色氨酸不能进入脑中(脂肪和蛋白质比例失调时,蛋白质的吸收受阻)转化为5-羟色胺。②血糖值是另一影响心情的重要因素。因为脑功能维持最佳状态需要不断供给葡萄糖,血糖低于正常水平时人就感到不舒畅,所以充分的营养并且防止低血糖症(与肝功能的正常有关)是心情愉快的重要条件。③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使多种脑肽不能很好分泌,影响个体的镇痛及兴奋功能,许多慢性病如贫血、甲状腺疾患、臆想症(稍有不适就大惊小怪,害怕发展成为不治之症)等会使情绪低落和工作能力下降。
神经活动
(2)悲伤是痛苦难以忍受时的表情,由心理上不愉快的刺激引起。前述引起不愉快的物质因素如神经递质5-羟色胺分泌不足、血糖值低,某些激素功能减弱,均导致悲伤。
(3)疼痛:使人感受痛苦的重要原因。①分类——机体的疼痛有刺痛(皮肤浅层)、灼痛(体表受热)和酸痛(深部位的肌肉及关节)及内脏(肝、胃、头等特定器官)痛。②机制——痛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应,旨在使机体除去痛源,痛感受器广泛存在于分布在皮肤表层、骨膜、动脉壁和关节面的游离神经末梢,损伤的细胞可释放蛋白分解酶,继而立刻从组织液的球蛋白分裂出活性物质缓激肽和前列腺素,刺激痛感受器,肌肉的酸痛则由于供氧不足使肌肉糖元生成的乳酸积累引起;内脏痛的原因很复杂,其中机械压迫如瘤的生长挤压附近的组织,妨碍其正常舒张和收缩等,是一重要方面。③信号传递——已知缓激肽和前列腺素有强烈致痛作用,动物皮下注射少许缓激肽就难以忍受;而前列腺素能增强受痛部位的血液循环,引起红肿并导致炎症,还吸引抗感染的血球,使疼痛进一步加剧。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才搞清阿斯匹林的药效是通过抑制人体产生前列腺素来减轻痛感(当然它也有杀菌以清除致病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