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化学本质
酶的化学本质
迄今为止,被分离纯化的酶已有数千种,经物理和化学方法分析测定表明,其化学本质基本上都是蛋白质。但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相继发现RNA、短片段的DNA也具有剪切、修饰、加工和催化分子间反应等活性;此外,还存在抗体酶、人工酶等。这些酶的发现对“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这一经典观点提出了挑战。
根据酶的化学组分,酶可以分为单纯酶和结合酶2大类。前者除蛋白质外,不含其他物质,如淀粉酶、脲酶、蛋白酶等;结合酶是指酶分子中除蛋白质外,还含有非蛋白质组分,如一些小分子有机物或金属离子,它们统称为辅助因子。如金属离子在酶分子中作为酶活性中心部位的组成成分,或帮助酶形成具有活性所必需的构象。对于结合酶类,当酶蛋白脱离辅助因子时,无催化活性;只有与辅助因子结合成完整的酶分子即全酶时,才具有催化活性。辅助因子与酶一般通过共价键、配位键或离子键的形式相结合。通常把与酶蛋白结合比较疏松、容易脱离(可以通过透析法除去)的小分子物质称辅酶(如NAD+和NADP+),而把那些与酶蛋白结合比较紧密,不能用透析法除去,需用一定化学方法才可除去的小分子物质称辅基(如FAD、FMN、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铁卟啉等)。辅酶与辅基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只是它们与酶蛋白结合的牢固程度不同而已。
在结合酶的催化过程中,酶蛋白与辅助因子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前者决定酶反应的专一性和高效性,后者则作为原子、电子或某些化学基团的载体参与反应,即决定酶反应的类型。在结合酶中,一种酶蛋白只与一种辅酶结合,作用于一种底物,向着一个方向进行化学反应,而一种辅酶则可以与若干种酶蛋白结合形成多种酶,催化若干种底物,发生同一类型的化学反应。如乳酸脱氢酶(LDH)的酶蛋白,只能与NAD+结合形成乳酸脱氢酶,使乳酸发生脱氢反应。而含有NAD+的酶却有多种,除LDH外,还有苹果酸脱氢酶(MDH)、α-酮戊二酸脱氢酶(KDH)、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磷酸甘油脱氢酶(GDH)、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3-pGDH)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