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招:悉心呵护“小气”的阴道
阴道是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通道,也是夫妻维系感情的渠道之一。阴道的“小气”是出了名的,如果你怠慢了它,就很有可能让你患上“难言之隐”——妇科病。许多女性朋友很烦恼,不知该如何“将就”它!其实,小心驶得万年船,“小气”阴道就要小心对待、精心呵护。由于阴道的构造非常精巧细致,女性朋友在不同特殊时期都应该非常细心地呵护它。
1.婴幼儿期的呵护
为了更好地预防女婴或幼女患阴道炎,应给孩子使用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的尿布,并勤洗换保持卫生,大便后要清洗外阴,谨防粪便不能擦净而污染会阴部。尽早让孩子穿合裆裤,减少阴部外露污染的机会。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防止异物插入阴道。对有明显畸形造成反复感染者,应尽早做手术修补。母亲要积极治疗自身生殖系统传染性疾病,以免传染给孩子。母亲一旦发现孩子的小便不成线状,而是呈点滴状,就应尽快带孩子求医。
2.青春期的呵护
进入青春期,孩子由稚嫩向成人发展,阴道的长度和宽度增加,黏膜逐渐变厚。一个重要的表现是月经来潮,再加上少女的会阴部屏障作用尚不完善,容易罹患阴道炎。因此,青春期的少女应做好外阴保健,如避免剧烈活动,以免损伤处女膜。保持外阴清洁,每日(至少3日)应当更换内裤1次,经期要选择合格卫生巾,勤更换,必要时可以在淋浴下洗外阴,为防止逆行感染,不能进行阴道灌洗和冲洗;要少穿或不穿紧身裤,合理着装,尽量选用合体、布料弹性好、透气的时装;少女应自强、自尊、自爱,正确认识人生价值观,洁身自爱、守身如玉,杜绝性乱;在公共浴所洗浴时,应自带浴盆、浴巾,尽量淋浴而不要盆池浴,防止阴道滴虫、淋病菌或其他性病等间接感染,同时亦应掌握相应的性病知识,防止性病的间接接触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少数少女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广谱)和激素治疗某些疾病,导致体内菌群失调而患真菌性阴道炎。因此,少女患炎性疾病,选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时,应遵医嘱,尽量不与激素合并用药。
3.生育期的呵护
生育期是女性一生代谢最旺盛的时期,伴随着妊娠,身体内外将发生一系列变化,阴道也不例外,分泌物会相应增加。随着孩子的降临,阴道也经历了考验,会变得松弛。因此,处于生育期的女性应尽量选择淋浴,尤其是在月经期和产褥期,因为盆浴可能会引发尿路感染。阴道是性器官的一部分,是联系两性关系的纽带,性生活时要保护好阴道,避免暴力,以免导致阴道穿孔、大出血等不必要的损伤。性交前后要保持外阴清洁,防止盆腔感染。严重的盆腔感染会引发不孕,导致严重的后果。另外,应绝对避免在家生孩子,除了风险大以外,会阴撕伤的概率也很高,这会影响阴道的完整性。分娩后,尤其是顺产的女性,应当仔细检查阴道,假如有损伤,应当及时修复,免留后患。

4.围绝经期的呵护
虽然处于围绝经期的女性生育力降低,但如果不采取避孕措施,怀孕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据统计:超过40岁的妇女50%仍有生育能力,如不采取措施,40~44岁妇女的年妊娠风险率约为10%,45~49岁为2%~3%,如果大于45岁的妇女1年不来月经,以后又来月经(可能有排卵),怀孕的概率为2%~10%。因此,为了女性的生殖健康,远离妇科病,尤其是阴道炎,围绝经期妇女仍需采用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直至真正绝经。另外,也要注意阴部卫生,穿宽松棉质内裤,勤洗勤换内衣等。
总之,女性朋友在注重各期阴道保护的同时,还应留心观察内裤上细微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寻求医生的指点。当外阴和阴道感觉不舒适,比如瘙痒、分泌物多、长有新生物,不应自己盲目处理,应当及时到医院寻求指导,以便及时发现疾病,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