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招:什么是月经不调

第74招:什么是月经不调

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月经正常来潮是成熟女性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周期长短因人而异,出血的时间一般为2~7天,每一次月经出血总量不超过80毫升。但“老朋友”也有不听话的时候,于是就会出现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月经的期、量、色、质的任何一方面发生改变,均称为月经不调。常见的月经不调有经期提前、经期延迟、经期延长、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现象。

1.经期提前

经期提前指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双相,增生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5℃。

2.经期延迟

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增生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3.经期延长

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4.月经先后不定期

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

5.月经过多

月经过多又称为“经血过多”或“经水过多”,是指月经周期正常,而经量及持续时间超过正常范围。经量过多常与经行先期合并出现。

6.月经过少

月经过少又称“月经涩少”或“经行不爽”,是指行经时出血点滴、量少而不畅、一两天即净的病症。

引起月经不调的因素有很多,疾病因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会引起月经不调,主要是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

2.卵巢因素

育龄期女性月经不调一般多是因为卵巢黄体功能不好,常表现为有周期,但是周期缩短,或者月经出血比较多。

3.器质病变或药物等因素

器质病变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营养不良、肿瘤及发育异常;颅内疾患;肝脏疾患;血液疾患;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糖尿病,席汉病等。使用治疗精神病的药物;使用内分泌制剂或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均可能发生月经不调。此外,某些妊娠期异常出血也往往被误认为是月经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