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招:痛经的足浴疗法

第98招:痛经的足浴疗法

方一 艾叶香附水治痛经

【配方】艾叶20克,香附10克,益母草20克,玄胡15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小茴香15克,红花10克。

【用法】将上药加清水2000毫升,煎至水剩1500毫升时,澄出药液,倒入脚盆中,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晚临睡前泡洗1次,每次40分钟,于经前10天开始,直至月经干净止。

【功效】祛寒通经,理气活血。适用于痛经。

方二 丹参艾叶水治痛经

【配方】丹参50克,艾叶30克,桃仁、小茴香各20克。

【用法】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2000毫升开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钟,于经前10天开始,14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止痛。适用于痛经伴有小腹疼痛、经色黯黑夹血块、畏寒肢冷者。

方三 肉桂延胡水治痛经

【配方】肉桂3克,三棱、莪术、红花、当归、丹参、五灵脂、延胡各10克,木香6克。

【用法】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2000毫升开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熏泡40分钟,月经前1周开始泡脚,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温经化淤,理气止痛。适用于原发性痛经。

方四 益母草香附水治痛经

【配方】益母草、香附、乳香、没药、夏枯草各20克。

【用法】将上药加清水适量,浸泡20分钟,煎数沸,取药液与1500毫升开水同入脚盆中,趁热熏蒸,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2次,每次40分钟,从月经开始前10天起,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理气散结。适用于痛经。

方五 大蒜玄参水治痛经

【配方】大蒜60克,玄参、生地黄、当归、白芷、赤芍各40克,肉桂30克。

【用法】将上药加清水2000毫升,煎至水剩1500毫升时,澄出药液,倒入脚盆中,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晚临睡前泡洗1次,每次40分钟,月经前10天开始泡脚,直至月经干净止。

【功效】清热凉血,逐淤止痛。适用于血热挟淤型痛经,症见经期腹痛、下血鲜红、血块红紫、疼痛拒按、刺痛难忍等。

方六 艾叶益延水治痛经

【配方】艾叶、益母草、延胡索各20~30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1000毫升,煎沸10分钟后,将药液倒入脚盆内,待温浸泡双脚,每日浸泡1次。于月经前1周开始治疗至经行停止。也可每日1剂,头煎内服,二、三煎泡脚。

【功效】主治痛经。

方七 荔枝核香附水治痛经

【配方】荔枝核、香附各30克,黄酒50克。

【用法】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2000毫升开水一起倒入盆中,调入黄酒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钟,于月经前10天开始泡脚至行经止。

【功效】行气通经。适用于以气滞为主的实证痛经。

方八 山楂五灵脂水治痛经

【配方】山楂50克,五灵脂、川芎、蒲黄各20克,青皮15克。

【用法】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2000毫升开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熏泡40分钟,于行经前1周开始泡脚,直至月经结束。

【功效】活血化淤,行气止痛。适用于痛经并有腹部胀痛、经色紫黯夹血块者。

方九 败酱草五灵脂水治痛经

【配方】败酱草35克,五灵脂、黄柏、知母各20克,生蒲黄、木香各15克。

【用法】将上药加清水2000毫升,煎至水剩1500毫升时,澄出药液,倒入脚盆中,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晚临睡前泡洗1次,每次40分钟,于行经前10天开始泡脚,至月经干净止。

【功效】清热利湿,化淤止痛。适用于经前或经期腹痛、腹部有灼热感、低热口苦、尿黄便秘者。

方十 当归川芎水治痛经

【配方】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白术12克,紫石英20克,葫芦巴6克,五灵脂12克,金铃子10克,延胡索10克,制香附12克,小茴香6克,艾叶6克。

【用法】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2000毫升开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熏泡40分钟,于行经前1周开始泡脚,直至月经干净止。

【功效】温经化淤,散寒止痛。适用于经前或经时小腹拧痛或抽痛、凉而沉重感、按之痛甚、得热痛减,经行量少、色黯有血块,畏寒便溏、苔白腻、脉沉紧者。